挟排山之势,入造车红海,恒大意欲何为

一造车,就是“造钱”啊

年蓬勃兴起的造车新势力,在年出现了分化。出现了月销量数千台的蔚来、小鹏,威马等头部企业,也出现走上拍卖台的知豆汽车等多家逐渐没落的汽车企业。网传的一张图片,颇能说明问题。

不过无论是风光的企业,还是没落的企业,都面临着一个致命的问题—没钱!蔚来汽车已经烧掉了多亿,法拉第未来直接宣告破产,更多的造车新势力都在到处融资。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曾感叹“以前看别人做车感觉亿太夸张了,现在自己跳进去才知道亿都不够花”。确实,作为高度资本和技术密集的行业,造车天然就具有极高的门槛。

那么,有没有不缺钱的造车新势力呢?貌似还真有这么一家。

这同样是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相信好多朋友都认识图中的主人公,曾经的首富,恒大许老板。以许老板的身家,莫说一条爱马仕皮带,就是浑身挂满爱马仕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的事。

车子和房子,成功人士的标配。当许老板已经在房子这个领域独孤求败以后,自然要配上车子了。

于是,恒大开始造车了。

二恒大造车历程

用紧锣密鼓来形容恒大在造车上的进度,恐怕都是速度慢的了,这简直就是一日千里。

统计一下,如果按照上面的资金投入,包括已经付出的和规划中的,恒大要投入多亿来造车。许老板,太有钱了。

三恒大新能源车怎么样

预计多亿元的资金投入,生产出来的车是什么样呢?

没错,就是这款国能93。年,经营生物能源的商人蒋大龙买下瑞典萨博汽车最后的资产,开发了这款车型。年12月,93车型首次生产,续航里程官方宣布为公里,预售价格元。今年6月,这款车又再次下线。恒大宣布这款车今年6月就会交付,实际是去年12月,这款车已经向B端客户交付了。交付半年的93,今年6月份又成为了新车。

不管怎么样,恒大有了自己的车型,虽然是碗夹生饭。年8月28日,恒大宣布其新能源汽车品牌名为“恒驰”,预计首款车型将于年亮相。根据恒大的规划,计划用3-5年时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相较于大众汽车宣布要用5年时间投入亿欧元进行电动汽车转型,恒大要是能够实现目标,和大众相比是钱花的少,时间也少,绝对体现了“恒大速度”。

真的能这样吗?

恒大收购了一系列企业。收购国能的目的其实是资质,93车型其实是鸡肋。收购动力电池企业,为了是电池技术。不过卡耐新能源年装机容量为0.34GWh,市场占有率仅有1%,为宁德时代的1/40。

轮毂电机,公认的电动车解决方案,但是目前仍受到发热、封装等难题的困扰,可能短时间内无非解决。Protean公司也是一直亏损,目前仍处于产品研发的阶段。

至于和柯尼塞格的合作,更是形象重于实质。很难想像超跑的技术大规模应用于量产车型上。

从恒大的投资来看,大量的资金用于了产业布局和生产资质,真正的核心技术,即“三电”,并没有投向当前的主流企业,而是下注于一些仍处于研发阶段的产品和技术。可能未来这些会有颠覆性的成果,不过目前下注还是比较省钱的。

四恒大到底为什么花这么多钱造车

不要说为了实现“振兴实业”的梦想。这对于资本来说,根本就是笑话。资本天生就是逐利的。

根本原因,就是卖房子挣钱越来越难了。根据年中国恒大中期年报,恒大实现销售金额.1亿元,同比下降24.4%,毛利为.6亿元,同比下降29.0%。截至年6月30日,借款为.7亿元,其中一年期借款为亿元,占比46.2%。借款资金年利率为8.62%,同比增加8.8%。整体资产负债率为83.5%。从年报中可以看出,收入利润同比下降,融资资金成本增加,一年期借款占比较高现金压力大,整体资产负债率偏高。

恒大目前储备了3.19亿平方米的土地。楼市上行,这些就是财富;可惜现在寒冬,而且还看不出转暖的迹象。

为了自救,恒大年8月开始了全国性的打折促销。

11月1日,恒大更和苏宁合作线上卖房,累计拿出套房源特价促销。从这也可以看出,对于未来的楼市,恒大并不乐观。

于是,造车吧。既影响大,又能得到地方的支持,拿地成本低。

规划多亿投入,其实就是买资质花多了钱。至于收购,和恒大的体量比起来,真不是什么大事,再说这些技术成熟了公司做大了,资产还能升值。至于战略投资,反正是战略,时间长着呢。未来会怎样?到时候再说。

钱并没有花太多,声音出去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nisaigea.com/kscx/57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