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医术怎么样 http://m.39.net/pf/a_8498648.html
↑点击「创业派」,选择「设为星标」
每晚大概11点05分,与30万创业者一起成长
在这眼花缭乱的并购和投资背后,质疑的声音甚嚣尘上。不少人犀利地指出,恒大造车,不过是变着花样从政府手中买地而已。
作者:果子离啊
来源:国王与王后(ID:kingandqueen)
最近许家印有点忙。7月28日,他出现在国家电网和恒大集团合资成立的国网恒大揭牌仪式上。甫一成立,其业务就覆盖全国个社区、万户、约万业主。这是恒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的又一步棋。
许家印出席国网恒大签约仪式
时间倒回到一周前,许家印远赴德国。在德国,许老板的行程遍布科隆、腓特烈港、斯图加特等地区,马不停蹄地为恒大新能源汽车物色好项目。
从年11月参股法拉第未来、进军新能源汽车以来,许家印言出必行,恒大雷厉风行。仅用20个月,就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的量产下线。许老板这速度,貌似要比不少PPT造车的老板靠谱不少。
但在这眼花缭乱的并购和投资背后,质疑的声音甚嚣尘上。不少人犀利地指出,恒大造车,不过是变着花样从政府手中买地而已。
种种言论,把“低调”的许老板再次架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1
情断贾跃亭许家印的新能源汽车梦,要从年11月参股法拉第未来说起。彼时,贾跃亭刚刚把孙宏斌坑了一把,避走美国。尽管高调声称“周日回国”,但“囊中羞涩”的贾跃亭,只能躲在洛杉矶惶惶不可终日。
贾跃亭避走美国那时候,贾跃亭旗下的法拉第未来FF深陷资金泥潭,新能源汽车量产迟迟不见进展。而另一厢,宣布高调进军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业的恒大,正苦于手头没有好项目。
一来二去,许教授和贾会计计上心头,两人一拍即合,恒大和法拉第未来FF“喜结良缘”。宣布入主法拉第未来FF后的一个月,许家印还带队亲赴FF美国总部,贾跃亭和多名FF高管则陪同视察。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两人互相吹捧的甜蜜和温馨,不比新婚莞尔的夫妇少。
贾跃亭陪许家印看车只是这段“婚姻”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只用了半年,曾8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的贾跃亭就把恒大注资的8亿美元耗光了,紧接着又向恒大提出再提前支付7亿美元的要求。许家印也不是好惹的,眼看着贾跃亭不仁在先,恒大健康一纸公告,将对方送上法庭。许老板毕竟是中国首富,大家做生意,为的是和睦生财。
在历经近3个月的互撕后,恒大和法拉第未来在终于在的最后一天和解,这段狗血剧情暂告一个段落。年12月31日晚,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贾跃亭就FF问题达成了重组协议。FF境内资产归于恒大,海外部分归于贾跃亭,恒大不再进行投资。如此一来,许老板的第一次新能源汽车投资戛然而止。尽管收获了广州的一大片土地,但许老板对此还是闷闷不乐。
2
收购产业链
法拉第未来造车未果,许家印只能另辟蹊径。与法拉第未来分手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恒大就在年1月,以9.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典NEVS电动汽车公司51%的股份。
瑞典NEVS汽车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必须同时获得发改委和工信部的双重资质,方能进入市场。而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双资质的企业不过十家。就连蔚来、小鹏、拜腾这些国内新能源响当当的企业,均未取得生产许可,只能依靠传统汽车厂商进行代工。许家印这波操作,厉害之处在于,通过收购NEVS,恒大新能源汽车快速完成了从零到一的历程,在造车路上抄了近道。几天后,恒大再次出其不意,以1.5亿欧元入股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此后,恒大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一发不可收拾。先是斥资10.59亿收购卡耐新能源公司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拿下动力电池技术;继而又以5亿元控股荷兰e-Traction公司,搞定商用车的轮毂电机驱动技术。
恒大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这还没完,今年5月30日,恒大全资收购英国Protean公司,在乘用车轮毂电机领域再下一城。如此一来,不过半年的时间,许家印就完成了从生产资质到整车研发,从动力电池到电机驱动技术的上下游布局。
在极短的时间里,许家印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布局,落子之精准,让人咂舌。
3
量产车存疑
6月29日,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国能93车型量产下线仪式在天津举行,场面好不热闹。恒大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夏海钧、天津市高新区的一众领导共同出席。面对镜头,众人自信地竖起了大拇指。
国能93车型量产然而,不为吃瓜群众所熟知的是,这款量产“新车”早在年就曾在国内“下线”。该车型是以已经破产的瑞典萨博汽车9-3型为基础进行生产,原型车有着27年的历史。一款如此老旧的萨博车型,为何许家印青睐有加呢?这还得从恒大收购的瑞典NEVS电动汽车公司说起,这家公司在国内被称为“国能新能源汽车”,老板是瑞典华人蒋大龙。
曾经风光的萨博汽车年金融危机来临,萨博汽车亏损惨重,申请破产。无奈之下,其母公司通用汽车只能变卖各种资产。消息一出,各大车企蜂拥而至,以北汽为首的中国车企收购了萨博汽车众多核心资产,而车型老旧的萨博9-3型一直不入各大车企的眼。蒋大龙在年以2.5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萨博9-3车型的工厂、设备和全部知识产权。随后,蒋大龙先后与青岛市政府、天津市滨海新区合作,目标年产40万辆。遗憾的是,蒋大龙却频频让青岛和天津领导失望。正式投产的国新93,4个月才交车辆。被寄予厚望的第一款电动车9-3EV在天津下线以来,至今没有实现量产。
蒋大龙
正当青岛和天津方面以为这家车企要烂在手里的时候,接盘侠许家印出现了。今年年初,许家印以9.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NEV公司51%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成功让青岛和天津政府解套,可谓是“功德无量”。如此看来,这款所谓正式量产下线的“恒大国能93”也不过如此。
4
造车为拿地?除了“恒大国能93”成色欠佳以来,许教授在新能源领域收购的其他资产,也值得商榷。豪言“拥有日本顶尖动力电池技术”的卡耐新能源,其在动力电池行业的市场份额,不过1.11%。被誉为“世界顶级豪车制造商”的瑞典公司科尼赛克,不过30名全职员工,其中还包括5名行政管理人员和2名仓库管理员。
CAR卡耐电池而被寄予厚望的荷兰e-Traction公司和英国Protean公司,其电机技术均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年Protean还亏损了1.6个亿。最可笑的是,e-Traction的董事长吕超,此前在担任上市企业光洋股份副总经理时,曾因挪用公司多万为自己还债,被深交所问过责,还被计入个人诚信记录。这么不靠谱的4家公司,不知道许家印在收购时,有没有认认真真做过尽调。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恒大造车的利好一出,恒大的股票就会蹭蹭蹭地往上涨。
早在去年6月25日恒大宣布入股法拉第未来FF、成为其最大股东后,恒大健康的股价就在2个月内暴涨%,市值的涨幅比恒大投资额的10倍还多。这么划算的生意,许老板又怎会放过呢?又或许,许家印迈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真正的意图并不在于造车,而是以造车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拿地。
毕竟以汽车小镇或者造车工厂的名义拿地,上级审批会更加顺畅。
今年4月份以来,恒大已在天津、广州、郑州和南通,以国能新能源汽车控股公司的名义频繁拿地。四地的拿地总金额约为21亿元,土地面积约万平方米。
许家印视察车企拿地成本之低,可见一斑。新能源造车是一个无底洞,此前吆喝声响遍天的蔚来、小鹏、拜腾投入巨大,至今还没看见什么水花。
而许老板先后在广州和沈阳投资亿建设造车基地,豪言“到年恒大平台拥有超过万辆新能源汽车”,不免让吃瓜群众有点担心。
恒大在沈阳建设造车基地
5
跨界有风险
许家印向来以铁腕治军而闻名,恒大地产的高投入、高周转作风,也顺带着延伸到造车领域。虽然外界议论纷纷,不过从目前恒大的凶猛布局来看,许家印是真心想要造一辆好车。
为了给恒大新能源汽车提供最好的支持,恒大从内部抽调0名精兵强将,支援新能源汽车项目。这0人,还不是谁都能被选上,必须是入职时间大于3年,充分继承恒大狼性文化的员工才行。
在贾跃亭的身上吃了亏之后,许老板在挑选项目方面也变得更加谨慎。这半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各大洲,只求从繁杂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挑选出好宝贝。尽管此前收购的瑞典NEVS、荷兰e-Traction公司、英国Protean公司等公司成色欠佳,但在造车的路上,交学费是在所难免的。
更为重要的是,许家印的决心足够强。在他的宏大远景中,恒大将用3到5年的时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对于自己的造车宏图,许家印也是信心满满:“你们不要忘记我是车间主任出身,我干了十年的车间主任,还是有制造业基本功的。”
派主推荐:
↓↓扫描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