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快到,萌医生都会盘点一下母婴相关的智商税产品,希望各位家长们能够擦亮双眼,不再被蒙骗。
今年,也不例外。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咱们哪怕再小心,总还会有新的母婴智商税不断出现,不断的欺骗着我们的钱包。
夏季时,蚊虫多不说,外面紫外线又强,带娃外出,很多家长会在婴儿车上搭一条棉布纱巾、小毯子或者外套,给宝宝遮阳防晒、防止蚊虫叮咬。
简直是一举两得是不是?
那你可就是大错特错了!
还记得去年6月20日,广州市花都区2名男宝被锁车内高温闷热致死的新闻吗?
一个4岁、一个5岁,就这样因为长时间处于高温闷热的环境下脱水休克死亡。
密闭的汽车有危险现在众所周知了,但是还有些家长不知道「被盖住的婴儿车」危险系数也不低!
瑞典的研究人员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中午11点半到1点的时候将婴儿车放在太阳下,
在同样的温度下,不盖毯子的婴儿车内,温度为:22℃。
盖上毯子30分钟,婴儿车内温度上升至34℃(增加12℃)。
盖上毯子1小时,婴儿车内温度上升至37℃(增加15℃)。
在婴儿车上挂东西,哪怕是最薄的遮挡物,也会使婴儿车与外界正常的空气流通被阻隔,导致车内热量迅速聚集,快速形成一个高温密闭的空间。
而偏偏宝宝对温度的变化本身就比成人敏感,体温升高的速度是成人的3~5倍,在这样的情况下,「被盖住的婴儿车」危险系数不亚于夏日密闭的汽车。
而且,婴儿车一旦被盖上,家长就很难发现宝宝的异常,这样的安全隐患,能不让人担心吗?
再说了,出门在外,太阳镜、太阳帽、遮阳伞,才是最重要的,你搞个纱巾算怎么回事?
有些准妈妈做产检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脐带血存储推荐」:
给宝宝存一份「生命保险」吧,能治白血病,一生只有一次机会!
可是妈妈们,你们知道吗?这些推销的人并不一定是医生,很可能只是脐血库的销售人员。
这种「脐带血存储骗局」不仅会让你白白花了好几万块冤枉钱,还会浪费宝宝珍贵的脐带血!
说起脐带血「变废为宝」的故事,得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了。当时一位日本学者Knudtzon率先发现了宝宝脐带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
年,法国Gluckman等医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他们利用脐带血内的造血干细胞成功治疗了一位患有范可尼氏贫血的五岁儿童。
△范可尼氏贫血,
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血液系统疾病。
在此之后,脐带血也就成为了继骨髓、外周血后的第三种造血干细胞来源。
进而随着医学研究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专家研究出利用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治疗包括白血病在内的更多疾病的方法。
目前,自存脐带血需要花费2~5万不等,一般存期为18~20年,孩子成年以后,要想继续储存,还得再续费。而很多妈妈出于爱子心切,就花了这样一笔不菲的钱,将孩子出生时的脐带血储存在自体库中。
但萌医生要说,这笔钱绝对不值得花!
因为多数情况下,脐带血是对他人有用,而不适合自己使用。
美国血液与骨髓移植协会(AMSBMT)曾给出数据:
孩子能用到自己脐带血的概率很低,约为0.%至0.04%。原因是其中的干细胞数量有限,治疗时只有自体脐带血不一定够,可能还要用上「公共库」的配型脐带血。
而且,就算要捐赠,也建议捐赠给「公共脐带血库」。
将宝宝的脐带血捐赠给这样的「公共库」,不仅可以让有需要的人能在公共库中找到配型,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而且能让宝宝的脐带血免费永久储存,在孩子日后需要用到时,还能享受优先配型权。
所以,千万不要傻乎乎上当了!
「有老师在吗?有点着急。」
去年4月16日下午,一位妈妈在某「付费睡眠引导群」里提问,称小孩翻身趴着睡觉一直哭,想向群内的老师寻求帮助。
而群里的老师和几位家长鼓励她,「不是大哭就没事」,让孩子尝试自己翻身,尽量「一次性解锁趴睡」。
然而约两小时后,她叫宝宝起床吃奶走进房门时,才发现孩子嘴唇发紫、没了呼吸,最终孩子不幸身亡,该过程也被全程直播。
都因为这么恐怖的事上新闻了,可似乎「睡训」课程这种打着让孩子独立和成长旗号的产品,依旧在某些地区和父母之间大行其道。
所谓「睡训」就是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引导和睡眠训练,让小宝宝解锁更多睡姿,能够拥有和成年人一样的睡眠。
然而咱们科普过超级多次了,美国儿科学会(AAP)明确表示,为了防止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一岁以内的婴儿不建议趴睡。仰面平躺着睡觉才是宝宝睡觉的最安全姿势,因为仰睡能够有效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美国上世纪90年代曾有机构做过统计,11个州3年间,发生的婴儿猝死案例中,有20%都是趴着睡而导致。
因此,尽量让婴儿仰卧睡觉,早已经是儿科医生们大力提倡,父母们必备的育儿知识。
这些睡训课程的「专家们」「老师们」,顶着专家的招牌,拿着根本没有多少含金量的证书,就敢出来招摇撞骗。
给妈妈们不停灌输——「你如果不按照我们说的做,就会害了孩子」——的思维,并营造一种「解锁趴睡即通关」的高涨情绪。
连最基本的仰睡都会搞错,还敢说自己是专家?那些早就已经被抛弃的、违背人性「哭声免疫法」摇身一变,换了词,就改名叫「睡眠训练」「睡眠引导」了,宝宝的哭都不让及时回应,不是蠢就是坏!
身高一直是妈妈们对宝宝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