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
热点新闻
亚太日报记者龙海伦潘祖荣发自科伦坡:一曲无乐器伴奏的原生态壮族民歌《壮乡美》高昂的基调、独特的韵味,开启了一场富具浓郁中国广西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文化之旅。25日晚,“美丽中国、美丽广西、斯里兰卡·中国‘广西文化周’”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中国文化中心揭开序幕。
中国广西艺术家带来的无乐器伴奏原生态壮族民歌《壮乡美》。亚太日报记者潘祖荣摄
广西地处中国南疆,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世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民族,素有“百节之乡”之称。这次文化周活动主要包括“中斯画家作品联展”、广西民族歌舞表演、广西民族服饰展等。
中国广西艺术家民族舞蹈《扇舞丹青》。亚太日报记者潘祖荣摄
踏入中心展示大厅,来宾不仅能欣赏到“中斯画家作品联展”展示的精彩画作,还能目睹壮乡人民吉祥物及表达男女爱慕之情信物的绣球,更有花样款式各有不同的民族服饰,一张张壮锦,一幅幅瑶绣,一件件苗服侗衣,堪称锦被绣服,霓裳羽衣,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中国广西艺术家杂技表演《肩上芭蕾》。亚太日报记者潘祖荣摄
中国驻斯大使易先良,斯里兰卡内政、西北省发展和文化部部长纳文纳,文化中心主任乐利文,斯中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主席阿贝,以及华侨华人代表等出席了开幕式活动。
中国广西艺术家民族舞蹈《碧波孔雀》。亚太日报记者潘祖荣摄
易先良大使在仪式上致辞说,广西文化多样,历史底蕴深厚,绚丽多姿的民族传统文化孕育出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与斯里兰卡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双方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可以促进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加强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易先良在开幕式上致辞。亚太日报记者潘祖荣摄
纳文纳部长说:中斯两国人民的友谊自古以来绵延数百年,感谢中国对斯里兰卡坚定不移的支持和对中斯两国文化交流作出的努力。
乐利文主任指出,斯里兰卡中国文化中心每年都将会同一个中国省份合作举办一次斯里兰卡中国文化周,让斯里兰卡人民更多地了解多元的中国文化,为不断加强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乐利文在开幕式上致辞。亚太日报记者潘祖荣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代表在发言指出,广西到斯里兰卡举办文化周活动,共享文化合作新机制。今天,精心选取了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精华进行展示,让广大的斯里兰卡人民感受广西的民乐、杂技、舞蹈、民族服饰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同时热烈欢迎斯里兰卡各界朋友踊跃参与广西文化周活动,诚挚邀请斯里兰卡朋友到广西领略诗如画的山水风光,体验醉人的民风民运。
中国广西政府代表在开幕式上致辞。亚太日报记者潘祖荣摄
晚间,艺术家们为观众准备了一场视觉饕餮盛宴,不仅有少数民族的独特乐器波咧和芦笙独奏及舞蹈《银落》《扇舞丹青》,还有杂技绝活《肩上芭蕾》和中国川剧与木偶艺术结合的中华绝活《人偶变脸》等节目,通过民间艺术形式,结合少数民族文化,向观众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完)
中国广西艺术家与现场领导及嘉宾合影。亚太日报记者潘祖荣摄
识别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