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年前上映时,《拯救大兵瑞恩》赢得了五项奥斯卡奖,斯皮尔伯格凭借这部电影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票房收入近5亿美元,令观众兴奋不已。然而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它仍然是有史以来争议最大的战争电影之一。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这部影片以约翰·H·米勒上尉(汤姆·汉克斯饰)指挥下的一群美国士兵的视角讲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年冲进诺曼底海滩的人们的英勇。
诺曼底登陆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行动,涉及来自八个盟国的7,多艘舰艇和登陆艇以及,名海军人员。
当它于年上映时,许多二战老兵表示这部电影是他们见过的对诺曼底登陆最真实的写照,影片中25分钟的奥马哈海滩战斗场景描述为“无疑是世界电影的伟大杰作之一”。
但批评的声音则认为,电影中奥马哈海滩之后发生的事情比较离谱。陆军参谋长乔治·C·马歇尔将军命令一支虚构的八人小队去营救来自爱荷华州的伞兵詹姆斯·瑞恩(马特·达蒙饰),他身处敌后,他的三个兄弟在战斗中阵亡。
在派米勒和他的手下执行危险的任务时,为了鼓舞士气,马歇尔将军大声朗读了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年写给波士顿莉迪亚·比克斯比夫人的一封信,提道了她在内战期间失去了为联邦而战的五个儿子。
马歇尔发誓不会让瑞恩夫人成为另一个比克斯比夫人,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时刻,同时却令人疑惑。时间过去近80年之久,马歇尔将军手头上怎么会有林肯写给比克斯比的信,这一点匪夷所思。历史学家则认为林肯总统给比克斯比夫人写信是假的,是因为后来的战时记录出现混乱造成的。
尽管比克斯比夫人的故事有些荒诞,但更为荒诞的是这些人的任务。冒着八个人的生命危险去救一个列兵,有什么意义呢?在影片上映十五年后的诺曼底登陆70周年之际,《大西洋月刊》的一位作家打趣道:“当《拯救大兵瑞恩》上映时,十六年过去了,我还没有明白”。甚至有评论家认为这部电影几乎毫无意义,他们认为如果斯皮尔伯格想谈论一些关于战争的大事,以他的精湛技艺,完全可以用在斯雷布雷尼察或卢旺达的这些更为残酷的故事上。
事实上,《拯救大兵瑞恩》并不是一部关于荣耀的电影,这是一部关于责任的电影,他们的任务是行动和死亡,而尽职尽责可以带来荣耀。影片中尽管米勒上尉也质疑这些命令,执行任务的士兵也提出对于这个任务的质疑,甚至想要放弃,但米勒上尉告诉他的部下要遵守这些命令,这项任务“关乎我们作为士兵的职责”。
最终,米勒上尉的手下确实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但更多时候他们会谈论自己的家园和亲人作为他们战斗的原因。他们今天是士兵,但明天他们想回到老师、棒球教练、父亲、丈夫和儿子的生活中。电影上映两小时后,米勒上尉和他的小队找到了列兵瑞恩,他们没有按照指示救他。相反,他们在一个被毁的法国村庄与他并肩作战,以守住一座桥梁,盟军需要这座桥梁才能突破诺曼底,解放欧洲其他地区,并有一天自己返回家园。
《拯救大兵瑞恩》在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创作想法中,或许和国产剧《士兵突击》要表达的含义一样,将“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贯穿始终,大兵“瑞恩”也许就是我们的“许三多”,只是西方批判者的角度更愿意以实际为准则。
#百粉冲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