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不能治愈 http://m.39.net/pf/a_4501962.html
年1月2日上午10点,“古城唱响悬钟·绿色推进小康”静乐县康家会镇特优农产品展销古城专场文艺展演在忻州古城隆重举行。本活动由中共静乐县委、静乐县人民政府主办,由静乐县康家会镇人民政府承办,由山西汽运集团忻州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旅游集散文化中心和静乐县电子商务产业物流园区协办。
文艺展演在威风锣鼓的阵阵鼓声中拉开了帷幕。康家会镇为本次活动带来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精彩文艺节目,有舞蹈《山西好风光》,舞蹈《大辫子甩起来》,诗歌朗诵情景剧《静乐是个好地方》,舞蹈《挂红灯》,情景诗朗诵《百团大战中华之正气永继》,舞蹈《你好忻州》,孙悟空模仿秀《耍猴》,舞蹈《大海航行靠舵手》,舞蹈《最美的歌儿献给妈妈》,舞蹈《大红公鸡毛腿腿》,舞蹈《牡丹花与放羊娃》,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演出精彩纷呈,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静乐县康家会镇农特产品展销区向古城游客展示了静乐县康家会镇悬钟山和百团大战纪念馆等,向游客推荐了康家会镇万亩玉米产业项目,梅花鹿养殖项目等。展销区内重点对山西华启顺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静乐县志远种植专业合作社、康家会梅花鹿养殖基地和山西静若山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生产的天地藜麦、三色藜麦、藜麦酒、鹿茸酒、鹿茸滋补品、藜麦花胶、藜麦香醋、黑小米、藜麦片、糯玉米、五谷杂粮、藜麦黄酒、纯豆面、纯莜面、小米、麻麻花、胡麻油、亚麻籽油等十几种静乐特色农产品进行了展销推介。
静乐县康家会镇特优农产品展销古城专场通过搭平台、扶企业、连市场,帮助本土企业积极扩大市场,提升康家会镇名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让消费者吃上安全健康的好产品,打通绿色特优农产品从田头到舌头,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格局。康家会镇位于静乐县东部,西邻娘子神乡、东依忻府区、阳曲县、北与娑婆乡毗连、南与赤泥洼乡接壤。汾河支流碾河由东向西和干线公路忻黑线相依贯穿全境,康西路与忻黑线在康家会村交汇。距太原60公里,距忻州市区48公里,距县城23公里。素有静乐“东大门”之称,因它的特殊地理位置,年8月20日晚8时在康家会打响百团大战第一枪,比正太路主要战场的时间早了两个小时,所以称为“首战”,因此成为百团大战首战地。镇域总面积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米-米之间,属丘陵和半山区地貌,耕地面积5.36万亩,以坡梁地为主,人均耕地6.98亩。农作物以甜糯玉米、藜麦、土豆、谷子、高梁为主,畜牧业以牛、羊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境内悬钟山为“静乐八景”之一。全镇共有27个行政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15个,非贫困村12个,户籍总人口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康家会镇重点扶持发展了甜糯玉米产业,延长了产业链,形成了规模。年种植玉米面积达到亩左右,亩纯收入元。康家会镇大力支持发展了特色梅花鹿养殖业。目前已完成投资万元,建成标准化圈舍平米及其附属设施,现已养殖梅花鹿只,办公场所及其他附属设施以及配套工程正在有序建设中。项目吸收康家会村及周边村的闲散劳动力10余人参与劳动,每个劳动力一年可增收元以上。每年直接带动贫困户6户,户均增收元以上。康家会镇积极推动发展了光伏产业,走出了贫困地区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全镇村级光伏电站实现了15个贫困村全覆盖,规模达到KW,年发电收入稳定在余万元,贫困村村均14万元。康家会镇通过“一村一品一主体”,发展了特色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增收。依托悬钟山景区重点推进悬钟村旅游产业项目,发展民俗院落农家乐为重点的“庭院经济”。以农家土鸡蛋为主的绿色食品,以剪纸、鞋垫、编织为主的手工艺产品的“后备箱”经济;打造青年庄生态观光园,建成一处占地亩,集农业、渔业、休闲、观光、科普等一体的现代生态休闲基地;扶持合作社33个,其中2个甜糯玉米加工厂,1个农机合作社,1个秸秆综合利用企业,28个种植和养殖合作社。在特色旅游发展方面,康家会镇一是发展百团大战红色旅游国防教育基地,将纪念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把我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传承下去。年12月4日我馆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二是发展悬钟山旅游基地,悬钟山是静乐“八景”之一,位于静乐县康家会镇悬钟村后。悬钟山形似倒扣古钟,又名“馒头山”。高约米,四周余米,顶部平坦,属天然花岗岩山体。留有古人类石坑、石井。石崖等遗址,是一处集自然、人文为一体的景点。来源:忻州快讯
大静乐传媒编辑部
爆料
34444440
新鲜▕有料▕接地气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