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恒大集团与沈阳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围绕多个领域开展广泛深入合作。恒大集团投资亿在沈阳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等项目,助力沈阳建设国家汽车产业中心。其中恒大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生产基地将落户浑南区,轮毂电机研发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超级工厂将落户铁西区。
值得一提的是,铁西区汇集了华晨宝马铁西工厂以及众多零部件企业。宝马全球首个生产全新第五代动力电池的基地在年落户沈阳铁西区。
在与沈阳政府签署合作协议的四天前,恒大集团与广州市人民政府签署略合作框架协议,恒大将投资亿元在广州南沙区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等项目,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基地将建成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未来年产万辆整车的生产基地。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基地将建成50GWH生产规模的动力电池超级工厂。电机研发生产基地将建成可配套万辆整车的电机和电控系统生产基地。
自从与FF“分手”后,恒大的新能源布局便开始加速。年,恒大先后完成多次收购,形成了从上下游产业链到主机厂的完整布局。在外界看来,年是恒大的造车年。
面对逐渐走下风口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恒大为何大手笔投资“入场”?在新能源领域,恒大究竟完成了怎样的布局?是什么催生出恒大集团转战新能源领域?恒大的新能源布局存在哪些问题?
地产行业的多元转型
年,恒大地产开始去房地产化,公司名称从“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恒大集团”。至此,地产行业开始了去地产化,进入年后,地产企业更名更为常见,行业头部企业几乎全部完成更名去地产化。
有专家指出,房企改名往往与多元化、业务扩张、战略调整等关键词密不可分。随着政府调控不断加剧,房地产传统的开发模式确实不足以支撑公司的长远发展,多元化发展变成为了房地产企业转型的关键。
年,恒大集团开始实施“新恒大、新起点、新战略、新蓝图”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未来逐渐形成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产业格局。
而对于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恒大已经完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并具备世界领先的技术实力,将力争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为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在外界看来,恒大集团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一方面是房地产行业下滑,转型倒逼,另一方面则是许家印骨子里对制造业的“喜爱”。许家印曾笑称:“你还不能忘记,我是车间主任出身,在制造业干了十年。”
恒大造车年
在恒大集团年业绩沟通会上,许家印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恒大有信心在3-5年内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而这种信心源自恒大集团快速的产业布局。
今年1月2日,恒大集团成立“恒大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布局充电桩及充电设施研发、设计、运营领域。
3天后,恒大集团以9.3亿美元收购瑞典NEVS汽车51%的股权,不但完成了品牌收购,还解决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新能源准生证。
9天后,恒大健康再次布局新能源产业,以10.6亿元入股动力电池企业卡耐新能源,持股58%成第一大股东。
5天后,恒大以1.5亿欧元入股瑞典超跑制造商柯尼塞格,恒大NEVS和柯尼塞格成立合资公司,恒大NEVS持股65%,柯尼塞格持股35%。合资公司将使用柯尼塞格的技术专利和品牌。
3月和5月,恒大集团先后收购荷兰e-Traction公司和英国Protean,通过收购恒大集团掌握了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的轮毂电机技术。
年上半年,恒大集团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完成了零部件、研发、生产等一系列的新能源产业布局,在外界看来,年是恒大的造车元年。
而在渠道上,恒大集团也完成了相应的布局,以亿元的资本入股广汇集团,持有广汇集团近41%股权,成为该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双方将在汽车销售、能源、地产、物流等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看中市场、政策入局新能源汽车
在外界看来,恒大集团之所以快速布局新能源产业,更多的是看中新能源市场发展以及未来趋势。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0.44万辆,同比增长1.80%,是整体汽车市场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细分市场。其中纯电动乘用车5月销售8.32万辆,同比增长1.35%。1-5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46.4万辆,同比增长41.5%。
虽然5月新能源增速放缓,但从1-5月销量数据上看,新能源汽车依旧保持高速增长状态,根据中汽协预测,下半年受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除了看中市场外,许家印更看重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趋势。年三部委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到年培育形成若干家进入世界前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同时,规划也预测,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万辆,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万辆。
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走下资本“风口”,这一产业也将趋于平静,无论是资本投资还是市场发展,都将进入理性发展阶段。这对于恒大集团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和风险并存的战略转型。
风险与机遇并存
在汽车圈里有一句话被外界经常提起“有钱不一定做好,没钱一定做不好”,汽车行业作为高度技术密集型工业,不但需要自身的研发积累,还需要上下游产业链协作完成。这也就意味着汽车行业不但需要高额的研发、生产投入,还需要建设完善产业链。
短时间内,恒大集团通过一系列资本收购,顺利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布局,解决了技术、电池、电机、销售渠道、充电难等五大制约瓶颈。有分析人士也曾对外表示,凭借世界顶尖技术及全产业链布局,恒大在新能源车领域已占据绝对领先优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恒大并没有任何与汽车制造相关的经验,各个企业之间的资源和技术融合,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或许是恒大汽车最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毕竟在汽车行业“栽跟头”的“新”企业并不少。
此外,产品上恒大集团也面临众多问题。现阶段恒大手中只有基于萨博93打造的NEVS9-3EV这一款车型,从产品方面,NEVS9-3E是一款“油改电”车型,产品竞争不具优势。从品牌方面,由于萨博品牌破产多年,消费者的认知度并不高。完善的产品布局以及推出精品车型,也是摆在恒大集团眼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