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怀疑许老板造车的诚意,但hellip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 http://m.39.net/pf/bdfyy/bdfzj/

买买买,许家印毫不隐藏恒大的造车路径。但直接买来,像“乐高”一样组合一下,真的能成功吗?

梁秋梦

“恒大造车属于换道超车,我们要换一个什么样的恒大造车路?我用5句话来表达。第1句买买买(收购),第2句合合合(合作),第3句圈圈圈(朋友),第4句大大大(体量),第5句好好好(车好)。这5句话就是恒大的造车路。”

11月12日,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大会上,用近26分钟的时间全程脱稿介绍了恒大新能源汽车的目标、规划、定位和策略。

这也是恒大集团大举进军造车行业之后,许家印第一次公开发表演讲。

许家印透露,恒大计划在中国、瑞典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10大生产基地,产品涵盖低端、中端、高端、豪华等领域,且涉及轿车、SUV和MPV各领域车型。另外,其在新能源汽车的三年投资预算是亿,其中今年投资亿、明年投资亿、后年投资亿。恒驰品牌的第一款车——“恒驰1”将在明年上半年正式亮相,并计划在年量产。

截止目前,恒大计划投资在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钱已经超过亿,其中包括广州南沙(亿)、沈阳(1亿)两个基地建设的费用以及收购其他企业的金额。对此,有人评论,许老板买这么多还得往一起组装,磨合的成本高,效率也不见得高。直接买一个现成的汽车品牌,也许会更经济高效。譬如,目前特斯拉市值仅亿美元。如果亿全用于控股特斯拉,许老板将获得特斯拉超过70%的股份。但是恒大没有选择买现成的车企,而是坚持亲力亲为,这条路径当然也有超越前人的可能。有内部人员透露,“许老板现在80%-90%的时间都花在汽车项目上”。不管这种组合“乐高”似地造车能不能成功,但首先,外界已经感受到其决心之坚定。

不用怀疑许老板的诚意

对于许老板造车,总有人不愿意相信,他是认真的。他们更愿意相信,新能源汽车只是恒大的一个“局”,背后藏着国家战略、地方需求、曲线圈地等一系列关键词。

不可否认,恒大通过新能源汽车产生的对地产主业的反哺收益,确实是立竿见影的。

在年的半年报分析师沟通会上,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表示,恒大在与地方政府谈判时会建立一个模型,会绑定汽车产业带来的就业机会和税收增长,依托此要求地方政府配套住宅和生活用地。

在楼盘开始出现全面过剩的情况下,这的确是一次“一箭双雕”的大机会。但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否定许老板造车的诚意。

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仅10个月,奔赴全球23个国家、47个城市,先后考察58家全球汽车产业各领域龙头企业……过去一年,许家印以一份密集造车行程单,成为业界超强决心及高效执行力的典范。勤奋至此,你能说没有诚意?

在那般耿直的许式flag之后,如果还藏着试探性“玩票”的心思,那着实是教人细思恐极。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玩家,许老板最具诚意的地方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年9月,恒大以亿元入股全球最大经汽车销商广汇集团。今年1月,以9.3亿美元收购国能新能源汽车51%股权,花费10.6亿元收购上海卡耐新能源58%股权,斥资1.5亿欧元收购瑞典超级跑车柯尼塞格母公司20%股权;3月,收购轮毂电机行业三巨头之一的e-Traction,5月收购轮毂电机行业又一巨头Protean。需要有电机,就入股电机企业。需要有电池,就入股电池企业。需要销售体系,就入股经销商集团。10月,恒大又签约了来自德国、意大利等15位全球汽车造型设计师,汇集了首任奥迪汽车设计总监、前MINI品牌首席设计师等众多耀眼头衔,要为恒大的新品牌恒驰设计一款“人人见、人人‘哇’”的新能源汽车,可谓星光熠熠。此外,恒大还在今年1月组建恒大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业务。恒大年在造车上的动态

在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现场,汽车产经目睹了地球上最重要的6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商的战略签约。阵仗之大,估计没能来的供应商都要自我反思一下:为什么许老板没有选择我?

如果说之前许老板对光伏产业、粮油产业的进击还只是“小打小闹”,那么这一次加上广州、沈阳两处基地超亿的真金白银砸下去,足够说明恒大是想造好车的。有人喜欢拿宝能的失败做反例,但宝能是圈地和从观致抽血,而恒大是造血,成不成功是另外一回事,投不投资却是真的。

一门生意,其初心有“雅”与“俗”之分。“雅”人自然是各有各的理想,“俗”人无非是想赚钱嘛。可以不相信许老板口中所谓的“用新能源汽车造福人类”,可偏偏人家就树立了三大原则以确保未来能够盈利。

许老板说,恒大造车有三个必须:核心技术必须世界领先,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成本必须大幅下降。

“大规模是降低成本的最重要措施。包括我们和工程技术研发企业签订战略合作的时候,我们都再三强调,能够集成的尽可能集成,不同类型的车、不同档次的车,在零配件上能够通用化的部分尽可能提高通用化率,这都是大规模的概念。”

可见,许老板确确实实是从中看到了一个可能有回报的赚钱机会。

恒大的技术路径,通吗?

用钱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霸道boy人设的许老板在峰会现场直接下论断——恒大造车,想不成功都很难。买最好的技术和公司,进行储备,然后找来原广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黄向东和原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徐性怡两位高手,进行技术整合。从逻辑上来讲,似乎没有什么错误。可是,钱真的是万能吗?广汽新能源总经理古惠南曾经说过,“广汽新能源要去融资,千亿很容易。不能因为融资需要,去误导国家。”在古惠南眼里,国企不差钱。那么,不差钱的几大国有汽车集团合起来尚且没能让新能源汽车的累计年销量突破万辆,恒大却声称2—3年内年产规模超过万辆,10到15年内年产规模要超过万辆。这些目标,是否过于宏伟?进一步想,花钱能不能真正买到核心技术,也是一个问题。谁都知道国家想振兴汽车产业,但是以举国之力都未能让中国汽车“弯道超车”,那不正是因为百年龙头企业的核心技术都被紧紧看守着,想买也买不来,所以国家才倡导中国品牌要自主研发。许多老汽车人常评论,新造车最大的虚妄是缺乏对传统造车足够的尊重。这话肯定有其道理,且不论资金投入是一个多么令人毛骨悚然的无底洞,在那之外,外行需要克服的难关有: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并保证持续运转,并且具备高质量的生产线与严格的质量把控,最终还要让产品接受挑剔的市场检验……造车行业的高度整合能力绝非一日之功,并不是买买买就都能舞弄得了的。而且,从产品上来说,新能源车也并不像恒大足球一样,靠肉眼可见的数字这个单一标准就可判断胜负。国内车企都在续航里程、百公里加速上面你追我赶,不曾想如保时捷、奔驰等豪华传统车企根本不屑于打造这些抓人眼球的数据,而仍是在质量层面大费口舌。新能源车的衡量标准还未有定论。许老板的产品靠什么标准打动消费者?显然,靠“大”是不够有说服力的。恒大偏爱“大”定位就算产品经得住验证,许老板入股的广汇集团,其个营业网点也最多只能消化百万辆左右的销售量(参考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许老板计划中的万辆年产,莫非真要通过其超万户的业主渠道来售卖?可是汽车明明是重资产商品,即使是一些车界“李佳琦”,目前的销售成绩也只是一次性带货-台左右。除非恒大将汽车产业置入自己构建的商业模式中,靠新的模式赚钱。然而,这个前提也必须是,恒大的车造得比丰田、大众、吉利等车企的车要更好。如果要保证新能源产品最大程度地被消费者信服,或许,直接买下半个特斯拉,还真是一条更简单的捷径。在新能源这个新窗口,特斯拉已经领跑了10年,品牌力已经不亚于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巨头们。通用与福特也有相当的新能源技术储备,前者市值为亿美元,后者市值为亿美元。各国供应商齐聚一堂但不管怎样,恒大汽车已经通过“买买买”,彰显了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大决心。我们也希望,“瘦瘦瘦”的许老板能继续咬牙前行,为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口中的万大愿景做出贡献。最后,祝愿许老板能继续坐稳中国富豪榜前三位置。毕竟,看到曾经的“中国首富”王健林跌出了富豪榜前10,大伙儿还是蛮伤心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nisaigea.com/ksjg/57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