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居住的城市、生活的环境和气候都变得越来越糟糕,人们已经不记得多久没见到湛蓝的天空了,雾霾、沙尘、工业污染等等已经催促着我们离开所在的城市,冰川减少、气候变暖这些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了,各界人士都在想着各种方法来保护我们的地球,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国家管理着各个行业对于社会大的环境的改变,各地政府管理着各个企业对于当地环境的影响,就拿我们汽车行业来说,国家一再提高排放标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这就促使着各大车企不断地提高着自己的新技术。其实提高排放标准、减少排放污染物这已经是最后的一个环节了,整个车辆在制造的过程中,还有比如像:生产橡胶、玻璃、钢铁等等这些制造业也是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环境,但这些在这里就按下不表。
为了跟上国家的这些政策调整,各大车企也是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传统车企就不断地优化着自己的发动机技术;而目前的新造车势力则有所不同,他们只需要充电就可以行使,不用担心政策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最近这些企业股票大增、一时风头无两的原因。
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都推行了类似于CAFC法案(咖啡法案)这样的政策,其目的宗旨就是为了降低排放,其计算方法就比较复杂,最终的标准就是要求大家各自品牌内综合所有车型都要统一达到百公里油耗同一标准,如果达不到标准那就需要去其他的那些车企买积分,卖的不合标准的车越多则需要花钱买的积分就越多,这对每个车企来说都是一笔巨款,这也确实难以承受。这也促使着各车企绞尽脑汁,研发出不同的技术来应对这样的改变。
就传统车企而言,大家目前使用的动力来源还依然是内燃机,这也是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发展到现阶段,大家如果想要降低排放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减小排量,那目前比较好的减小排量的方法就是减少气缸数量,这就是一直以来轰轰烈烈的“减缸运动”,从V12、V10、V8、V6到现在主流的L4,现在的变革终于来到了“L3”这个命题上了,但有所不同的是无论以前的技术怎么变革,气缸数都是偶数,这样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特别就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变化,而现在如果来到L3,那发动机的工作过程都有所不同,带来的实际驾驶感受肯定不一样,对于目前市面上的选择来说还不是主流。
但话说回来,其实在以前,很多品牌是有L3的产品的,甚至一些冷门车型也是使用L3的,比如:宝马i8、柯尼塞格等,国内也有很多热销车型也使用的是L3的,比如:铃木奥拓、奇瑞QQ、比亚迪F0等等,这些无论是销量还是品牌都非常值得客户信赖。
然而目前客户对于L3的的认知还比较大众化,认为L3就是动力不足、振动大、噪音大、费油等等这些特点,针对这些问题不同品牌也投入了足够多的研发成本,各大车企前赴后继,豪华品牌有宝马、沃尔沃,合资品牌有本田、福特、别克、雪佛兰、标志雪铁龙,自主品牌有领克、荣威、传祺等等,这些品牌对应的L3车型销量大部分都不是很好,甚至给有些品牌比如说别克、雪佛兰直接带到了绝境;我们可以举例说说,比如:宝马1系、本田思域、福特福克斯、别克英朗等等这些车型,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唯一一款销量不错的车型凌派还是因为本田这个国际大品牌和价格大幅度优惠所实现的,也就是说这些从根本上并没有取得市场客户的认可。
那既然这样,为什么一汽丰田卡罗拉在这个时候依然选择投身L3的市场呢,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丰田品牌是连续八年全球第一汽车品牌,2、卡罗拉这款单一车型全球销量超过万辆,全球单一车型销量冠军,3、丰田对于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打消客户顾虑,4、行业趋势,谁也无法阻挡,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
而在未来的时间年份里,其他车企品牌也会纷纷把投放搭载L3发动机的产品进入市场,甚至说是大规模的投放,比如说大众、日产等等,无论是谁都得跳入大海中一探究竟。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说先跳入大海者,在保证存活下来的前提下,说不定先熟悉了海域洋流,自己在沉浮的过程中掌握了规则,同样也知道了海洋生物的动态、怎样和他们和平共处,那这样也许有可能更有利让自己更快达到航线的目的地呢。
我们都知道每一次革命都会带来社会的变革,而在商业世界里,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会引领下一次的商业浪潮,移动互联网、5G、区块链等等这些新技术的运用,所带来的变化已经完全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不断地刷新了我们的想象力;而在汽车行业里面也是一样,我们发明了内燃机,就让马车被淘汰了,然后一路发展到今天,我们又有了混合动力搭配的技术,将来也会有纯电的车辆,我们未来的行业人士可能连发动机是什么来着都不知道了,将来也会随着行业浮沉浪潮。
我们再来观看历史变迁,无论是中国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甚至说国外的那些历史,想要改革甚至说革命,势必会得罪很多人,或是损害某些人群的利益,但这又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也有革命成功的,当然也就有失败的,但这些到最后都会被写入史书当中。
而现在轮到我们见证历史了,或者是被裹挟参与着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变化,我们已经能看到这些了,很多汽车品牌或企业已经前赴后继地倒地不起了,或是继续颤颤巍巍地前行着,但谁又能知道未来会是怎样呢,而我们作为丰田品牌的一份子,我们当然希望丰田品牌能在这一块市场能趟出一条出路来,不论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而作为汽车界的一份子,我们也希望其他品牌能一起携手前进,能把这块难啃的骨头啃下来,这样大家都能各有的生存空间。
但最终,一段时间以后,谁能成为技术变革浪潮中的成功者呢,一切暂时都还未知,一起努力加油、一起拭目以待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