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是什么?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16905.html
本期
轮值
何毅
《超级马力》出品人
视车科技联合创始人
过去的6月,谁在北、上、深三座超一线城市的汽车销量榜上拔得头筹?是特斯拉!这可不仅仅是新能源车的榜单,而是包含燃油车的总销量榜。其中,在北京交付辆,是第二名奔驰GLC的两倍;在上海是辆,是排名第二、三、四的车型之和;深圳的辆,多于第二和第三的卡罗拉和轩逸之和。
由此Model3成为了真正“出圈”并占据这些特大城市销量总榜的纯电动车型,这是要变天啊!?在纯电时代来临之际,特斯拉颇有一家独大的趋势,无论在市值上还是销量上,那在中国,谁会成为挑战它的“黑马”呢?
无论是刚刚稳住股价的蔚来,还是刚刚在美国上市的理想,还是小鹏、爱驰、威马等新势力,我觉得从技术、体量和格局显然都不具备,而且从资本的层面看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那些背着包袱或者光环,或者说过去几十年享受到发展红利的既得利益者——传统车企,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家表现出能与特斯拉刀剑相向的勇气和实力。
在我眼里,反倒是一直不为媒体看好的恒大和观致,逐渐露出“黑马”的特质,有可能以外行“野蛮人”的姿态重塑汽车生态。对于传统车企,特斯拉不也是“野蛮人”吗?
先说恒大。8月3日,恒大发布了恒驰首期6款新车型,覆盖了从A-D级的轿车、跑车、MPV等。虽然只是样车,但同台的6款车型仍然表现出强大气场。整合15位设计大师组成最强设计联盟,此举颇有“千金买马骨”的意味,钱到了,好的人才、好的技术也就聚过来了。同时恒大按照工业4.0标准在上海、广州、沈阳、郑州等汽车配套成熟且地域布局合理的城市建设最先进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以及未来3-5年实现年产销万辆的规模,仅此手笔就能打破传统车企转型升级的障碍和新势力造车的规模瓶颈。同时,作为地球最大房地产商,对政策的领悟力,在营销方面的实战经验,以及对规模生产和成本控制的把控,“皮带哥”很可能给我们带来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的汽车。
再说观致。久违了的观致第三款车型已经在一个月前在长沙工厂下线。观致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年之后,观致吸纳了一批日产高管,前日产-雷诺全球新能源总监、车辆互联互通全球总监、前英菲尼迪全车系开发负责人、前东风日产总经理,再加上有过17年美国通用工作经验的观致研究院院长和来自PSA亚太研发中心的设计总监。这一长串名单,让我不由想到华为手机的起家,也是从聘请日本专家开始的,起点很高,加上华为自己技术的加持,成就了今天的华为手机。
宝能汽车的优势是宝能集团多元化产业协调效应和宝能强大的资金和资本运作能力,这些都不是新造车势力所能比拟的,更不用说像许家印和姚振华这样世界级的大企业家的格局了。
我认为恒大和宝能的优势都是懂政策、懂营销,资金雄厚、资本运作能力强,大资金投入、大规模生产,高起点的国际化运作,以及集团下的多元化板块的协同效应,这些都可以在目前已经很成熟的汽车配套体系下高效而快速的产生规模优势。就像华为、小米、VIVO、OPPO挑战苹果手机,汽车圈的恒驰和宝能也很有可能实现对特斯拉的逆袭,特斯拉不断拉低Model3的售价,某种意义上也是在与时间赛跑,尽早确立护城河。
当然,对于恒大和宝能,成功不是一朝一夕,这两三年都是在打基础,但随着这波经济周期触底后,经济进入上升期,白菜价购入的资产、规模和成本优势就会逐渐在经济复苏中体现。说到这里,应该找机会建仓恒大汽车的股票了。
李耕
《轿车情报》总编辑
“汽车一加一”、“走吧耕叔Vlog”、
“上车吧吃货”创始人
特斯拉的一骑绝尘确实让汽车人们始料不及,虽然不排除这三地可以享受免费牌照的福利政策的因素在里面,可能免牌的新能源车多了,为啥他们都选择特斯拉呢?一是品牌的附加值,特斯拉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被标签成了高端人群的玩具,现在20几万的起步价也更接地气,而且外形不会让自己丢面儿,日常通勤完全可以满足。二是它的销售模式确保了在哪里买它都是一个价格,不可能有被宰的可能,心理上就能平和很多。虽然有一些客户买完即降价的情况,但传统车的价格浮动和空间更不可预期。所以特斯拉的成功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对于现在已经或即将进入新能源车市场的各个品牌来说,新事物的认知红利期已经过去了,现在要出圈已经很难了,还是要看怎么用产品打动消费者吧。
夏东
“踢车帮”主持人、出品人
挑战特斯拉的黑马目前还没有出现。电动车处在很早期的位置上,特斯拉也仍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盈利。它的股价极高,不是人们对未来科技有信心,而是现在的股票市场状态和纸币超发状态,使它恰好处在押注的焦点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它的投机价值都会占它股价的80%。鉴于它的车定位高档,且接近中产消费层的Model3实用性不高。它的销售不会如同苹果手机那样,也不会如同tiktok那样。而特斯拉的技术水平在数年之间不会被赶超。只是这种技术并不一定能在使用体验上令特斯拉大幅度领先。关键是用户的需求除了电机电控外,还有很多别的,特斯拉不擅长而别人擅长的东西。就像发动机是核心技术,但技术好的并不能通吃一样。达到足够满意的性能,用户就很容易无差别接受了。就会去比较别的需求满足度了。至于挑战特斯拉,你得看实力,一方面是财务实力,一方面是人才实力,一方面是体系实力。说老实话,中国这些公司,都不怎么禁得住细品。所以,在这片土地上,还是老规矩——打群架!华为那样的公司,还是仅此一例,别无分号。
于英钊
《风度》杂志汽车事业部总经理
特斯拉表现确实是强,但你也要看到,这些表现好的城市都是汽车限购的地方,尤其是上海这种不竞牌新能源车随便买地方,连我都动心,再对比北京毛豆3的销售数量,就知道政策是电动车销售的决定因素了。数据表明,特斯拉70%的销售都发生在限购城市,单一城市的数字对于整体乘用车市场占比有限,传统主机厂压力不大,但对其它新势力压力山大就不可避免了。平心而论,成熟度方面特斯拉本来也是碾压性的优势,拿二手车举例,特斯拉二手车贬值大至少卖的出去,其它新势力的电动车很可能卖都卖不出去。
王钢
《风度》出版人
特斯拉在中国的成功又一次说明马斯克是个非同一般的商人,押宝了中国对于外国企业的渴望,地方需要政绩,赌对了中国不缺钱,地方为了政治正确也会拼命贷款给它,了解政府的治理和推广政策很极端而且高压,我觉得这个老外和背后的咨询顾问很厉害,比我们很多人都了解我们政府的运作。你可以在微博上发起个调查“为什么会购买电动车?”,八成的人回答是不得已,因为没有燃油车牌照,只有一成的人是心甘情愿尝鲜的,但如果我是尝鲜的人我会买保时捷Taycan,政府托出来的市伤害的是所有消费者。
宋海涛
《海川品车》
《路边停车场》投资人
先来说特斯拉的事情,其实大可不必喊狼来了。一来列举出来的几个城市不具有普遍代表性,都是牌照限制严格的地方,纯电动自然有优势;二来特斯拉今年刚刚国产,还属于消费品牌红利的时期;三来就是在电动车这块,确实没有哪个品牌的产品能在三十万左右跟猫3竞争的,所以也就造成了它一家独大的特殊现象。不过对于国内的几家新造车势力来说,要想正面击败特斯拉(不靠政策那种),还是要踏踏实实的做好工作,产品实力上去了,消费者自然买单,虽然说中国消费者大部分认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消费上喜欢崇洋媚外,但那也是进口商品确实好的原因所致,看看这几年的白家电,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也节节攀升吗,还是有过硬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
刘鸿仓
《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
别管是限购还是免牌政策,特斯拉的优势已经确立,但要说恒大和观致成为黑马,我感觉可能性很小。恒大一口气推出的6款新车,造型都不错,但缺乏核心技术,已经收购的国能NEVS、柯尼塞格、Protean等品牌,他们都不具备大规模生产和销售民用电动车的经验,对于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用处不大。观致在宝能接手后,又找到了新的团队,都是经验丰富的人士。但是,宝能之前招的团队经验欠缺吗?4年之内的6任领导,也都是国内优秀企业VP级别的人物,同样也没有起色,说明资方和管理方的价值认同差别很大。未来谁能成为挑战特斯拉的黑马,现在真的很难讲。
张立为
《名车志》出品人/主编
前几日还在和传统车企聊特斯拉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开始的时候特斯拉用科技赢得了创新人群的芳心,让人们感觉未来出行就应该这样。随后特斯拉用经营模式,以及在一线城市繁华商圈建立自己专属的充电服务,让大多数车主感觉到上帝的宠儿。现在,国产毛豆3的上市淋漓尽致地利用了各地政策开始了割韭菜。似乎每一步都在点上,不能不说马斯克的人品爆发。当然,也不是没有后顾之忧,比如近期中美关系,以及未来用户增多服务是否能跟上,基础设施还是不是优势,以及未来开发二、三线城市的能力。这些都可能成为特斯拉止步不前的一部分。
缪俊
“MJ车谈”创始人《望Noblesse》
汽车总顾问
家附近有几家电动车门店,包括特斯拉、蔚来、威马,还有奔驰。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特斯拉门店人流量绝对碾压另外几家,奔驰的店里是最冷清的。这个现象的确也反应到了终端销售数字上。说几句马后炮的话,特斯拉的车子优缺点特别鲜明。它的缺点大家都看得到,设计简陋,工艺粗糙,这些恰恰是传统车企的优势。可问题是,如果消费者追求这些东西,大家买台没有里程焦虑的燃油车不是更香嘛。而特斯拉的优点,比方说它的AP自动驾驶,它的FSD功能,尽管很多时候不那么靠谱,但事实上已经成为吸引很多消费者的最大杀器之一。因为这些功能具备稀缺性,市面上只有特斯拉的车子在智能化方面傲视群雄,而其他绝大多数竞品所理解的或是能提供的智能操作,还停留在在大屏幕上看看爱奇艺这些本土化操作的层面上。
往期回顾
01
如果你想出圈,那就去越野吧
02
被忽视的“中浪”
03
暑假,你想好去哪里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