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买买买,恒大能在造车竞赛中弯道超车么车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长时间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3.html

业界以为,同样是房地产跨界造车的道路,注重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的恒大会和宝能不一样,但在和地方政府圈定大项目上,恒大的蓝图比宝能还大,宝能投资最高的不过亿元,恒大直接是千亿级起步。

文|买买提

图|来源网络

大概几年前,有好事者做过这样的实验:在美女众多的地方搭讪,开着普通车,屡屡遭白眼;但开着豪车则屡屡成功。那些天真或『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美女们,对于自己轻易接受陌生人邀请的解释是:开这么好的车,应该不是坏人吧。

看到近期恒大与沈阳市政府签约的消息后,壹姐觉得,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各路公司和地方政府公司之间的博弈关系,和上述实验有那么几分相似。原因同上:都这么有钱了,造车项目应该比较靠谱!

和贾跃亭分手之后,恒大集团一路买买买不停,布局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就在外界以为出手阔绰的恒大集团在买到『核心科技』后加速产品落地,成为地产商认真造车的『典范』时,恒大集团却转头和地方政府敲定千亿投资的造车项目。

在外界看来,恒大近期这一番操作,和同样有房地产背景的宝能集团,几乎是同样的套路。

雄心勃勃的宝能集团以观致汽车『白衣骑士』身份出场,但拯救观致的计划已经遭遇现实挫折,其此前多地布局的千亿投资计划也备受外界质疑:名为造车实则圈地?如今,恒大能摆脱这样的质疑么?关键要看能否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科技。

靠买买买,能掌握核心科技?

有媒体统计,从去年6月恒大斥资8亿美元投资贾跃亭的FF(法拉第未来)开始,恒大已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累计投入了亿元,投资项目从整车到动力电池和电机、充电桩等,遍布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

同样都是房地产背景的企业投身新能源造车大潮,此前恒大受到的质疑少于宝能,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恒大不管三七二十一,似乎更舍得投入砸钱。但问题是,出手阔绰,舍得砸钱造车的恒大集团,能否实现『弯道超车』?对此,业界有不同看法。

有质疑声认为,核心技术买不来,更何况恒大买了一圈下来,到手的企业鲜有各个领域的独角兽或技术排头兵,顶多是『二等兵』。能否将旗下背景各异、技术并不融合的上下游企业整合到一起,造出安全可靠的车,尚不确定。

恒大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最重要的布局落子——控股NEVS国能电动(全称: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后者堪称造车新势力中的『元老级选手』,但真实情况如何呢?NEVS能否承载许家印在贾跃亭身上无法实现的造车梦想?一切都存在变数。

事实上,成立于年的瑞典NEVS的造车道路并不顺利,多年下来除了最初收购的萨博技术,迄今并未表现出比其他新造车企业更强的『生存能力』。年,国能电动曾宣布获得总金额亿元、25万辆的大订单,但最终证明不过是『放卫星』。

恒大在动力电池领域收编的卡耐新能源,在动力电池行业人士看来,连第二梯队的动力电池企业都算不上。

在动力电池行业向头部集中、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卡耐新能源的生存挑战加剧。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的研究显示,年动力电池装机量中,卡耐新能源排名第十位,市场占有率1.1%。但从今年3月开始,卡耐新能源就被挤出前十榜单。

还有被誉为顶尖轮毂电机技术明星的e-Traction和Protean。某行业资深人士对车壹条介绍,荷兰公司e-Traction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在中国推广其轮毂电机技术,也不断有国内车企在车展上展示采用轮毂电机技术的电动车。但在目前的纯电动乘用车方案中,没有一款量产车使用轮毂电机技术,都采用的是中央电机驱动的模式。

从业内专家的观点来分析,电极材料过热导致的退磁问题和簧下质量增加,是轮毂电机实现产业化的两大关键技术难题。不过,恒大收购的这两家轮毂电机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表示已经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但为何没有收到量产订单?真实原因让人费解。

上述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人士对车壹条表示:『恒大之前,国内零部件企业不止一家想实现轮毂电机的量产,推动了至少3-4年,除了车企少量的样车订单,规模量产没有突破。考虑到技术成熟度、量产成本和交通法规,短期内这一技术不可能量产。』

盘点下来,恒大一圈买买买,一顿猛操作如虎,真正收购到手的行业龙头只有汽车产业链下游的广汇集体,后者算是汽车流通领域公认的经销商龙头企业。但恒大的造车大业,首先也最核心的是造车。

目前看来,把背景各异、技术路线不同的旗下企业整合到一起,也是很考验恒大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的问题。曾有业内人士分析,就算恒大希望走垂直整合的道路,目前国能电动93车型使用的宁德时代方壳电芯与卡耐软包电芯存在技术路径不同、产品规格不同的问题。

恒大造车在贾跃亭那里交了一笔价值不菲的学费后,恒大新近投资的一波新企业,要么全资收购要么至少50%以上的股份,以保证话语权。这样的好处是在保证自己话语权的同时,也保留原有的管理团队和专业经验。

但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恒大买到的这些企业,要么技术实力弱,要么有技术但尚难以产业化,很难短期内形成合力,也很难应用到国能电动的量产车型上。如果技术整合本身就存在不可预知的挑战,恒大的百万辆新能源帝国如何打造?

3-5年称王?造车要钱但不能光靠砸钱

外界看到的是,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跨度里,恒大便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全覆盖布局,其速度之快,布局之完善,新造车势力中无人能比,即便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布局如此完善的也不多。

从这个角度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投入了亿元的恒大,属于跨界造车的巨头里投入最大、态度也最决绝的企业。对此,恒大集团的掌门人许家印也不止一次表态:造车,恒大是认真的。『恒大做事的风格,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强、做成功。』

今年3月初,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在天津召开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许家印现场放出豪言: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恒大已经完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并具备世界领先的技术实力,将力争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3月26日,恒大集团在香港召开年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再次强调了造车的决心和信心:『未来五年内,恒大不会再涉足其他大产业』、『我们对汽车产业还是很有信心的,你不要忘记我是车间主任出身的……我干了十年的车间主任,还是有制造业基本功的。』

但实际行动往往比口头承诺更具说服力,恒大今年3月初的峰会上宣布将于6月在天津基地下线的首款车,至今还没动静。

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你追我赶的行业环境中,晚发力的恒大确实要加快速度。

但恒大加码的重点显然和外界预期的不太一样,在四处出击完成新能源去汽车产业链布局后,恒大转头就与地方政府签订大项目去了,而且投资规模一出手都是令人乍舌的千亿级。

6月15日,恒大与沈阳市政府签订协议,宣布要在地投资亿,建设整车制造、轮毂电机、动力电池三大生产基地。6月11日,恒大与广州政府签订协议,计划投资亿元,在广州南沙区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电机研发生产三大基地等项目。

除了这引人瞩目的两大项目之外,今年2月,恒大还与郑州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要在郑州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预计占地亩,具体投资金额和产能未披露。

最初,业界以为同样是房地产跨界造车的道路,注重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的恒大会和宝能不一样,但在和地方政府圈定大项目上,恒大的蓝图比宝能还大,宝能投资最高的不过亿元,恒大直接是千亿级起步。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恒大在广州、沈阳和郑州敲定的项目,所在地都是当地重点发展的新开发区或重点改造的老工业区,具备升值潜力。套路看上去和宝能一样,因此,恒大同样免不了到底是造车还是圈地的外界质疑。

有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表示:所有的房地产公司都对资金都极其渴求,即便是房地产一线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在12%左右,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所以房地产都追求快速周转,资金回报率要求极高,而汽车产业是资金回报率极低,周转最慢周期又长的行业。『就冲着这一点,你能相信房地产商说自己认真造车的话?』

在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精明的房地产商早已发现仅靠传统的住宅、商业开发已经不好拿地,但以新能源汽车、大健康、旅游等新科技产业的项目,拿地不仅更容易而且成本更低。

另据媒体报道,9年前开始转型升级的恒大,经过在粮油、矿泉水、乳业等多个行业的试探后,明确了要做就做万亿级的大产业、要投就投战略新兴产业。而新能源汽车就是公认的万亿级大产业,也是国家政策极力扶持的战略新兴战略。

因此,有市场分析人士断言:恒大做出要把新能源汽车做大做强的姿态,甚至摆出一掷千金的豪气,不管最终能否兑现,至少在当下是一种『政治正确』。

作为改革开放中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成功企业家,许家印们多年练就的商业嗅觉,比普通人更加明了跟对大势的重要性。而这也是恒大、宝能在面对媒体质疑时倍感委屈的地方,明明是积极响应国家大政方针、发展新型行业的态度来投身新能源造车,外界怎么老揪着圈地的问题不放呢?

而在汽车行业人士看来,投身新四化、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方向肯定没错,企业愿意以大手笔砸钱的方式做产业链垂直整合者,同样也无可厚非。但关键问题可能出在战术上——如果今天的恒大以大手笔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之名,行到处圈地之实,到兑现抱负雄心时一地鸡毛,就后悔晚矣。

一是许家印们进入造车领域后每每发表的言论,诸如『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等,在汽车行业人士看起来就像个笑话,不仅带有房地产行业大干快上的思路,更暴露出恒大高层不了解造车的复杂与难度的无知。

二是在自家造车的关键问题尚未解决、产品尚未在市场站稳脚跟的情况下,跟地方政府签订多个整车制造项目,产能规划动辄过百万,明显有放卫星画大饼之嫌。有的还捎带上打着养老、文化旅游等包装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难免授人话柄被质疑动机不纯。

写在最后:

前景无限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看似风光,其实背后无限险峰,既有传统制造业利润低、讲究规模效益、高门槛等特点,又有新四化带来的技术、用户服务理念和商业模式变革的挑战。新旧交替,极大考验投身其中的企业家们的耐力与恒心、管理能力与战略眼光。

许家印和恒大能成功突围么?

时间能给出公正的答案。认真造车攻坚技术难关的,哪怕失败,也会收获同行们的敬意,想投机捞一把的,迟早会现出原形被大浪淘沙。但愿,许家印和承载了他下半辈子造车梦想的恒大新能源,不会是后一种投资者。

附:恒大造车买买买时间表

年9月,恒大以亿元入股全球最大经汽车销商广汇集团,成为该集团第二大股东。

年1月,以9.3亿美元收购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瑞典NEVS)51%股权,花费10.6亿元收购上海卡耐新能源58%股权,斥资1.5亿欧元收购瑞典超级跑车柯尼塞格母公司20%股权。

年3月,斥资5亿元收购湖北泰特机电有限公司70%的股份,而泰特机电持有荷兰轮毂电机公司e-Traction%股权。

年5月底,全资收购轮毂电机企业Protean,至此,恒大称已经活动业内顶级的商用车轮毂电机和乘用车轮毂电机技术。

此外,恒大还在年1月组建恒大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业务,注册资本1亿元。

如果算上年6月,投资FF的8亿美元和基础建设,沈阳和广州两地2亿元的投资规划,恒大押注造车的资金规模已高达亿左右。

更多精彩:

雪佛兰发动小型SUV反击战,新一代创酷能靠『价值感』获胜吗?|车壹条

从信心满满到尴尬收场,长安新能源增资扩股始末|车壹条

瞄准科创板,奇瑞新能源要独立上市|车壹条

广丰5月增长为何放缓?雷凌换代引发销量波动|车壹条

国货正当红,跟华为手机一样『硬核』的汽车来了|车壹条

戳原文,更有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nisaigea.com/ksls/54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