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varedoUltraTrail官方视频
VICKI(ALTRA大使)
过往参赛经历
香港环大帽山越野赛YTF组第七
韩国汉拿山越野赛60公里组冠军
杭州天狼公里组亚军
莲都公里组季军
......
这可能不是一篇普通的赛记,因为我不会放太多比赛当中的心路历程,这也是一篇有点干货的游记与参赛指南,如果你被多洛米蒂中草,恭喜,这篇文章,请收好。
爱上越野跑的这些个年头,参与过不少国内外的越野赛,但如果说有哪一场让我觉得“一切感觉都是对的”的比赛,非刚刚结束的LavaredoUltraTrail莫属。
我一直热衷于去世界各种“山沟沟”里徒步寻找美丽风景。自3年前开始每年都要去勃朗峰转一圈,在霞慕尼小镇住上几周,自此深深爱上了阿尔卑斯山。也因此听说,阿尔卑斯山脉最美的地方,在意大利一个叫多洛米蒂(Dolomites)的地方。这里,有超过18座米以上的山峰,由于曾在海底沉睡了两亿五千年才显露于世,所以这里的山峰美轮美奂,座座神奇。
作为一名见了山就喜欢钻,能跑就绝对不走的越野爱好者来说,心中既有了目的地,下一件事就是要看一下这里有没有比赛可跑。Binggo,UTWT的意大利站-LavaredoUltraTrail每年在初夏的6月多洛米蒂中心举行,而比赛的起终点,就坐落在这片山脉最大的小镇科尔蒂纳丹佩佐(Cortinad’Ampezzo)上。
赛前探地
赛前一周,我提前来到这里探索了几个重要“景点”:
01三指峰(TriCimediLavaredo)
日落时分,山中万物都被染上一层粉红色,接着变为暗红,这正是出名的“阿尔卑斯之光”。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被这张出了名的照片吸引来的。
▼
当然我也是这群“凡夫俗子”中的一员,此行的最大目的,就是一定要拍张同样逼格的大片。不过作为一名严肃跑者,把这个任务交给赛道摄影师是大大不可以的,于是赛前的徒步计划我有2天选择了在这里度过。
TriCime其实不大,转山一圈也不过12KM左右,且交通极其方便,可以开车直接上到南面的山脚下。这里一共有三间高山小屋:停车场旁边的RifugioAuronzo,往北面走2公里RifugioLavaredo,还有正对背面观日出绝佳地RifugioPiandiCengia。不过6月底山里还有不少积雪,所以最里面的高山小屋还未开始营业,而靠近停车场的那间又过于拥挤——
所以我选择了LavaredoHut??
从高山小屋出发只要向上爬2公里左右,就到了第一“取景地”,甚是方便。而这其实也是公里与87公里组别比赛的必经之路,就为了这个,但凡能跑长距离的朋友,也请不要报名48公里组别了哦。
当然我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这里,而且更正面的与它合体,于是沿着绕山徒步小径继续走,不需要抵达RifugioPiandiCengia,就能发现有一片可以攀爬的石群,抓到你最想要的风景。当然,这里也是观赏日落的最佳地点了。
▼
02五塔峰(CinqueTorri)
这里到处都有着一战的痕迹。而被世人记住且延续的,却是这里著名的ViaFerrata铁索攀岩-一种在路线上设置铁锁,金属脚蹬甚至梯子以保证安全性的攀岩/沿着岩壁穿越的方式。一战期间首次建立的这些路线,还有很多长距离小径贯穿多洛米蒂山脉,被称为“AlteVie”(高空小径)。
现如今,这里也是攀岩爱好者的圣地,天晴时,每块岩壁上都有成群的人在上面攀爬。
03Lagazuoi山脉
这片山区有很多一战的遗迹,Lagazuoi山脉就是一战期间意大利与奥地利之间的防线遗迹,山内沿着军事要道有很多那个时代的遗迹和残骸。
来到这里的时候恰赶上阴冷暴雨天,山上也有大片的冰雪覆盖着,这是多洛米蒂一个不太寻常的夏季。没几天后其实整个欧洲就被热浪席卷,所以此行也算真的见识到了这片山区的四季。
04Braies湖
多洛米蒂山脉中心的一座明亮的蓝色山湖,也被称为意大利最美的湖泊。理所应当,这里成为了游客必打卡地,不过真的很漂亮,如果对湖泊情有独钟非想来这里走一走,那么就不要错过泛舟湖面了~!
其实多洛米蒂还有很多很美丽的地方,虽然提前到了一周,却无法完整体验它的惊喜。毕竟,重头戏还是要放在比赛上的。
回归主题,让我们来说一说比赛吧。
比赛组别
比赛共分4个组别:
LaSportivaLavaredoUltraTrail组
公里,累计爬升m,关门时间30小时
▲路线图
从Cortina镇出发,途径多洛米蒂山区最美丽的风景-Crystal山脉、Tofane群山、五塔峰(CinqueTorri),当然还有三指峰,最终回到镇上。由于是UTWT的一站,每年不少精英选手都会前来挑战。
UltraDolomite组
87公里,累计爬升m,关门时间23小时
▲路线图
我参与的就是这个组别,个人认为,如果不是对百公里有什么特别情结,也不是什么精英站台选手要UTWT的积分,这个组别为上佳之选。
87KM今年为首届,所以跟其他组别不同,无需抽签。比赛起点在Auronzo小镇,出发时间为早上6点,之所以说更中意这个组别,是因为它没有错过任何一个美丽的风景,路线与公里后半段完全重合。由于公里是半夜出发,对普通跑者来说,抵达Auronzo的时候天才开始蒙蒙亮,所以看到了跟我们完全一样的风景,并且,不需要熬夜哟。
由于欧洲的夏季天很长,日落为9点后,所以跑得快一点,连头灯都是不需要的。我就是在跑回镇子的最后2公里天才开始黑,今年我就因为自己始终没有拿出头灯而窃喜了很久。
CortinaTrail组
48公里,累计爬升米,关门时间12小时
▲路线图
从镇中心出发,只在附近山上兜上一圈再回到镇上,虽然没有经过三峰,但也依然感受到这篇山脉带来的震撼与美丽。早上9点出发,只要完赛就不需熬到天黑,所以对于初级越野跑者来说更合适。不过赛段与前两个组别的最后40公里几乎重合,所以也会途径技术路段,难度系数也还算不小的。
CortinaSkyrace组
20公里,累计爬升m,关门时间3.5小时
这个组别就不多做介绍了,因为我知道没人会大老远飞去欧洲然后偷懒地跑一个20公里的,对吧:)
比赛路况建议装备
分享一点点路况,一点点自己的感受与装备建议,也许对想去参赛的人会有所帮助。
▼
赛道路况
多洛米蒂山的特性-白云岩,尤其当海拔超过米后徒步路上基本都是碎石。这个赛道也不例外,铺装路面和高山草甸仅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随时路,会有一些地方让你不知该如何发力。庆幸自己早几天先去徒步山里泡了几天,比赛的时候已经见怪不怪了。
至于赛道爬升嘛,典型的欧洲越野赛风格,以大爬升与大下降为主,但相较于UTMB赛道,平缓路段算是较多的了,爬升很大下降很陡,但依然有很多段是可以跑起来的。
用几张图片来形容我想更加形象。(没错,我一路都在拿手机记录风景,因为它的美丽无法用文字来形容)
对我个人而言,略缓的坡就控制着低心率小跑着上去,大爬坡用仗,尽力跟住队伍但依然在比赛的前半程不让自己用力过猛。因为一是要储存体力,二是不想冒着中暑的危险。至于下坡,擅长下坡的我就开始奋起直追。
不过这场比赛,我也被爬升图骗了,后半段看起来没什么爬升其实隐藏了很多距离不算长却格外陡的技术路段。
爬升图中有几个地方画着??这样的符号,就是在提醒这一段很难。有的是旁边就是悬崖的狭窄危险路段,有的是非常陡的爬坡。
我就差一点在最后被突如其来的坡搞废掉。
不过长距离越野跑对大部分人其实就是,看谁训练到位,补给规划与体力分配合理,最后如何撑到比赛最后,就是看谁可以忍住疲惫,克服伤痛,坚持到底不放弃。
最终战绩:15:31:28,女子23名。比预计慢摇时间快了1个半小时。满意度:%
比赛建议
01如何更好的在比赛中节省时间
每个CP浪费的时间,不了解路况白费的力气,补给不合理,装备准备不足等等,这每一个小因素都可能造成最后完赛时间多出数小时。
设定小目标,认真阅读线路图
虽然此行更多的是抱着看风景玩赛的愿望,但赛前我认真的看了一下爬升图,在每一个大的CP点和大的爬升都给自己规定了一个较为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最终给自己的计划完赛时间是17小时(晚上11点前跑回来)。
▲上图,乱七八糟的涂鸦,散漫的玩赛时间规划
认真阅读路线尤其要先注意每个CP间距,由于最佳热浪突袭欧洲,整个多洛米蒂山区也无法幸免,所以如何顶着烈日熬过2个长达20公里的山路就一定要事先规划好。
设定每个CP的时间同时相当于把一场长距离比赛拆成很多长段距离,比赛中我只会去想如何完成这一小段,而不去想自己还剩下多少公里要跑。而因为赛前的保守估计,我从第一段大爬升开始就比计划提前了将近45分钟。这也让我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后面的赛程,吃东西,拍照,泡河水,全不耽误。
02莫矫情
Lavaredo赛道上看了很有趣的一幕,脱鞋过冰河的选手们。赛前跑48KM的好友DD已经友情提示我,后半程要过3-4段冰河,不要浪费时间去拖鞋了。
上午10点,烈日当空,出发刚超过4小时,第一个就冰河到了。看到很多欧洲选手坐在河边脱鞋袜的样子真的还蛮好笑。
由于心里已经有预期,我想都没想的直接淌入了河中,这些都是山里的雪融化后形成的,在如此的气候下让半个身子泡在水里也不失为一种解暑方式。尤其在如此的高温下,即使鞋子湿了,跑不出半小时浑身就又干透了。过一个河浪费10分钟穿脱鞋子x6个河,恭喜你就如此矫情的浪费了1小时在河边。
03跟住节奏相似的选手
正如把比赛以CP点分成小比赛一样,我一路都在赛道中寻找跟自己节奏相似的选手,然后跟住。尤其是Lavaredo这种长爬坡,低头看着前面人的脚步,比自己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路要省力多了。
60多公里时,我遇到一位加拿大长腿小姐姐,上坡稳且快,于是我们决定结伴同行。上坡我用力的跟住她,下坡我再来为她开路,一路伴随鼓励,最终15个半小时携手冲线。
装备的重要性
▲我的装备定妆照
01背包
考虑到较长的补给站与炎热的气候,背负的水就变得极为重要。所以这次选择了Nathan...L的背包,因为出了2个软水壶我还背了一个2L的水袋。酷暑把强制装备清单减到最少,基本上被背包里就装了头灯,救急毯,冲锋衣,泡腾片和能量胶。
02防晒
一直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总在户外却晒不黑,答案就是,防晒+把自己包起来。及时涂防晒是一方面,物理防晒其实更重要。这一次我的Buff头巾与OR防晒(SPF50+)袖套救了我。
每到一处河边,或者有山泉瀑布的地方就立马打湿头巾袖套来降温,体验过中暑,电解质紊乱的我,绝对不希望在这里也发生同样的悲剧。
03补给
如果你是吃货选手,欧洲的补给可能不太会让你满意,不过饿不到你,途径的一些高山小木屋也可以买点吃的。如果你不想浪费大把的时间在补给站,那就请赛前好好规划好能量补给。
这次由于战术悠闲,所以没有补给的很强势:缓坡,平路,下坡等路段每1.5小时一支普通SIS能量胶,大长坡之前一支带咖啡因的能量胶,每个补给站有一支水壶里会充好电解质泡腾片以避免中暑造成电解质紊乱等问题。至于赛事补给站提供的食物,向来不太关心。
04最最最重要的-鞋子
如此的碎石路面,最先想到的就是需要一双有保护性的鞋子。薄底也许会给你较好的抓地力但跑的时间一久保证你就要找不到你的脚底板了。所以一如既往的,我选了自己长距离的最爱-AltraOlympus。
今年新上市的Olympus3.5提高了鞋子脚面的包裹性,稳定性也增加了,而且鞋面透气性绝佳,几次淌水再继续跑,不过一会儿就已经把自己曾泡在水里的事忘在了脑后。
跑到后半程,尤其最后10KM的长下坡,更能体现一双缓震好的鞋子有多重要,放心大胆下坡,冲去终点!
关于这场比赛,就啰嗦到这里吧,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有人被Lavaredo种草了,那么下面最后一点点后勤信息可能也是你需要的。
参赛小攻略
01关于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