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在西七路背着书包放学的那些日子吗

本文灰色方框内的文字来自后台的粉丝。

~

那时候巧嫂过桥米线还没有现在这么贵,好像也不用像现在一样无时无刻都在排队。西七路的夏天有老西安的感觉,散步的老爷爷摇着蒲扇穿着白色宽松背心。拐弯处的车站永远有很多人。补课班楼下的舞蹈室总是放着比伯的歌。

要说西安哪条路我感情最深,

从小学到中学9年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路两旁种的都是核桃树,

夏天里绿影婆娑,到了秋天就会结满果实,

路边还会掉落成熟的绿色的核桃,

让我从小就知道核桃原来还有一层绿色的皮,

再晚一点,小时候还会捡落叶跟同学玩“勾老将"

一九八四

从育英到后宰门小学,从高新又回到八十九,西七路承载了我20年生命里的大部分时光,是童年,是青春,是永远忘不了的美好。八办旁的四合院我见证了它历史变迁的10年,同样它也陪伴我成长。育英对面的文具店是放学后的流连,校门口的奶茶店始终是最怀念的味道。时光飞逝,不变的只有道路两旁树桠繁茂,看少年骑着单车飞逝而过,带走了芳华,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回忆。

很多人的小学、中学都没离开过这条路,

出门拐个弯就升入高年级了。

上小学的时候特别希望赶紧升上初中,

因为对门的西安中学的大哥哥大姐姐放学不用排队。

Koenigsegg

我是育英小学的小时候对西七路的印象就是一条街的文具玩具店,各种卡片陀螺悠悠球,还有满街飘香的香菇丝和小巷里的玫瑰镜糕,学校里梧桐树掉下的带蜜花朵和尘土飞扬的操场,

西七路可能也是西安学校名称变化最多的一条路,

对于早些年毕业的人来说学校名字都换了。我的小学是西七路一小,现在是西安汇知中学。

以前的西七路二小,改名育英小学,

西安中学初中部名字变成爱知中学。

更别说已经消失铁六中,

很久以前的方正补习学校。

还有隔壁后宰门的四中,

据说郭达就是四中毕业的。

//

在爱知上的初中,真的是目前为止人生中最快乐的三年了吧。没有小学时候的不懂事,也没有高中那么多的作业和压力,更没有现在大学为未来考研毕业而操心的心累。每一天都很开心,当时在学校会积极的举手和老师互动,和现在的大学老师只有点名之交了。还有西七路上的文具店那个魔性的卖汉堡大叔,和一排排的印刷店的纸香。下课在报刊亭买本杂志回家看。吃个巧嫂,或者秋林吃个鸭肉卷饼。啊……想起来真好,每天都踏着阳光。

90年代的西安中学的名气可是响当当的,

学校开会老师说话都非常的自豪,

现在西安的四大名校里已经没有西安中学了。

上学的时候政治老师经常说魏振海是他的学生,

后来西中人印象中又多了张亚武,

抓迟到的黑熊白狼组合,

门口小卖部招呼“同学买水”不的老板,

还有西七路巷子口的峰峰炒饭和巧嫂米线……

璐璐张

我的高中就在西七路,是八十九中学,高中时代最美好的印象就是,放学后和朋友一起走在西七路上,夕阳洒下来,照在脸上,手上拿着一个甜筒,或者各种小吃,和朋友们讨论各种趣事...看着路边的巧嫂米线仍然排着长队,和平电影院最大的放映厅还在,朋友们都还在,就觉得一切都没有变,还是我心中最美好的西七路

这条路算是西安最大的纸张批发的地段了,

远远都能闻到油墨的味道,

上下学的时候同学就挤在窄窄的街道上。

Peru

印象最深的就是城墙根下有一家幼儿园初一我们的教室在操场边上每天早上第二节课都是数学课每天上数学课幼儿园都在做早操每天就在“爱我你就抱抱我”的音乐声中学数学真的是太搞笑了!

放学从后门出都会买幼儿园门口的玫瑰镜糕欣赏着四季不同的城墙根景色。

正门第三家文具店的老板总会站在路边问你“同学买水不”对面的五洋小区总是撺涌着穿着小白菜的学生离西七路美好的日子已经过去五年了.....

顺城巷是西安中学的后门,

以前城墙根围起来存放学生的自行车,

现在的学生没那么多人骑车子了,

比起西七路更安静一些。

璐璐张

我的高中就在是八十九中学,高中时代最美好的印象就是,放学后和朋友一起走在西七路上,夕阳洒下来,照在脸上,手上拿着一个甜筒,或者各种小吃,和朋友们讨论各种趣事...看着路边的巧嫂米线仍然排着长队,和平电影院最大的放映厅还在,朋友们都还在,就觉得一切都没有变,还是我心中最美好的西七路

说了西七路的学校,

就绕不开隔壁后宰门的后宰门小学和89中,

连战来西安还专门回访了自己母校后宰门小学,

后宰门小学生的一句“连爷爷你回来了”

那会还成了网络热点。

.

我的妈啊西中的瞧不起汇知的、汇知的瞧不起89的、89瞧不起23、23还瞧不起西安中的。一放学全围在公交站人看人都看校服

这条鄙视链虽然是玩笑,

其实也说明了附近几所学校的关系,

或多或少都有联系,

附近小学毕业同学都分布在各个学校,

竞争什么的好像都是在老师嘴里的事情

后宰门的革命公园,北新街的八路军办事处,

也是小学春游经常会组织去这几个地方玩。

小波挪

去年夏天专门去了一下母校又踏上走过三年风霜雨雪的路春天的繁花秋天的落叶周而复始伴着我度过三年兵荒马乱的青春那时候我们还是爱知第一届双语重点班早餐一定要在路口买一个三块的孜然夹馍或者牛肉饼那时候常吃的巧嫂现在已经是宇宙网红店新换了招牌建筑书店们却还是一家挨一家懒洋洋的半开着门我也从一米四几长到现在一米七像是一切都变了又像是一切都未曾改变

改变的不光有学校,

有名的西北建筑设计院也搬到北郊了,

原来的地方改成了汉庭酒店。

西北设计院可是给西安设计了不少标志性的建筑,

著名的张锦秋就在西北设计工作。

虽然搬走了这附近还能看到不少跟建筑有关的书店。

Kiki

妈呀!作为爱知学子,可真是在西七路上跑了三年...学校对面小区里开了一排托管班,还记得当时我住的叫做阳光午托部,在托管班的那几年让我明白了:哦,原来妈妈做的饭并不是很好吃...那几年西七路口崇德书店可真是火爆啊!资料几乎全在他家买,齐全的不得了!不过这几年去的时候发现周围开了好几家书店,打破了崇德一直以来的垄断…

西七路上一天一块的自行车停车位现在倒是不见了,那几年多少次都是在还有三分钟就要迟到的时候撇下车子在这条路上狂奔呢!对于小吃店来说可真挺多的!有超级爱的汉中热米皮,吃坏多少人肚子的峰峰炒饭,还有米线可以无限加的巧嫂云南过桥米线!

但其实除了西七路上的,和平电影院旁边的秋林也很受我们欢迎,记得这辈子吃到的第一份台湾手抓饼就是在里面吃的,当时觉得好吃到惊为天物...嗷还有!都说和平电影院时西安第一家电影院,好些年头了…我只在里面看了一部电影,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冰川时代四,嗯,确实是好些年头了……总之呢!西七路承载了我初中三年太多的回忆,现在每次经过还总想着进去看看。

开了20多年的巧嫂以前没现在这么多人,

每个座位上放着一个本子可以随便乱画,

最早只有一层,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两层,

价格从5块钱一碗翻了好几翻

schumir

西中毕业路过西七路印象最深的肯定就是巧嫂米线了,还有和平电影院。虽然一个是不健康的肯定有塑化剂的米线,另外一个硬件软件都比不上新影院,可是就是怀念啊。毕业十几年了,偶尔还是会去巧嫂忆一下当年另外,和平电影院旁边有一家卖碟片的小店,突然忘记名字了,以上上学生意特别好,上次路过发现它还在经营,不知道老板换了没,也不知道生意是不是像以前一样了

和平电影院是西安营业时间最长的电影院了,

老一批的电影院大部分都另换门头了,

以前里边有个座位,是西安最大的影厅,

学校组织看电影基本上都塞的满满的,

每次看电影都像是去大礼堂开会一样。

其实

每一段留不住的岁月

都有忘不掉的故事

那些曾经难忘的日子

也是最美的时光

有些感受

只有凭着记忆慢慢寻找

那天走在放学的学生中,

好像又回到过去,

迎着夕阳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

往期互动热门推荐:

三月西安电影,演出

文艺休闲指南

西安已经不知不觉刻进你的身体了

你为什么喜欢西安?

你好,五路口!再见,环形天桥!

请回答西安

你记忆中的西七路和学校是什么样的

别走开,评论可能更精彩

NPC事务所

「西安大叔NPC的都市资讯指南」

NPC个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nisaigea.com/ksty/8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