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老板是真的要造车,恒大新能源汽车和动力

我国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36.html

近些年,跨界造车的事情早已屡见不鲜,尤其是地产商,以恒大为代表的宝能、万通、华夏幸福、碧桂园等企业都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过大手笔的投资,但由于行业壁垒以及思维差异等方面的限制,目前跨界造车企业普遍进展不顺,甚至华夏幸福等地产商有退出的迹象,相比之下,恒大也与FF上演了跨国“闹剧”。

尽管最终与FF的合作以”闹剧”收场,但恒大的造车热情并未衰减。日前,恒大与郑州市政府举行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项目签约仪式。签约方为恒大集团、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和郑州市人民政府。恒大集团此次与郑州市签约,意味着恒大的部分新能源汽车业务将落地河南。这也是恒大近期围绕新能源汽车展开的一系列动作之一。

最新消息显示,恒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已于年1月25日成立,注册资金20亿元。2月20日,该公司名称变更为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恒大新能源)。

据了解,恒大新能源为恒大新能源汽车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控股公司。公司法人为刘俊,其同时兼任执行董事、总经理,而监事为王全喜。公开资料显示,刘俊此前是恒大调任到FF的财务负责人,头衔为FF副总裁。而王全喜则是与刘俊一起从恒大调任FF的副总裁。

而在恒大新能源成立的几天后,其旗下又成立了四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销售(广东)有限公司、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广东)有限公司、深涛生活服务(广东)有限公司。刘俊为前三家子公司的法人代表。

截止到目前为止,在造车这项产业上,许家印已砸下了近亿元。对汽车行业的投入已经涉及从整车生产,到电池提供,再到经销商,几乎覆盖了汽车整个产业链。

据悉,今年1月1日,恒大健康公告以9.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即NEVS)51%的股权,并获得多数董事席位。从此次成立的新公司名称同时包含恒大以及国能可以看出,未来恒大新能源的业务将在很大程度上与国能共同开展,包括生产制造、销售与服务各个方面。

此外,今年1月24日,恒大健康公告宣布以10.59亿元收购动力电池企业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8.07%,成为第一大股东。上海卡耐新能源专业从事动力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内认为,收购卡耐新能源将为恒大新能源汽车未来新品的研发生产提供更大的拓展空间。

而1月29日,恒大再以1.5亿欧元入股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如果加上此次新成立公司的20亿元,恒大在年1月总共花费超过亿元投资在了新能源汽车的事业上。

另外,在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方面,去年9月21日,恒大集团.9亿元入股广汇集团,获得40.%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并在汽车销售、能源、地产、物流等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一系列的资本投入,显示了许家印在造车领域的野心,同样也能看出房企的焦虑,龙头企业急于在开发业务之外寻找更光明的第二业务。

发展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是郑州重要战略。年,郑州市整车产量达64万辆,同比增长33%,其中新能源汽车3.92万辆,同比增长12.9%。

如今,郑州已经形成经开区、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管城区宇通工业园、荥阳市4个整车生产聚集区。拥有郑州宇通客车、广州风神郑州分公司、郑州日产、海马新能源、海马汽车、少林客车、上汽等整车企业7家,汽车核心配套企业余家。

《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5个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着力培育世界级智能终端、客车、超硬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除此之外,恒大与河南郑州结缘或有其家乡情结在里面,因为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生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且毕业后曾在郑州当地工作过一段时间。做实业虽然不仅仅是靠情怀,更要靠实力,但郑州走出了宇通这个全球第一大客车集团,在新能源产业链上,也有比克电池和海马新能源等企业,因此恒大落地郑州或可成就一番大事业。

写在最后:

此次恒大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项目落户郑州,也意味着自年6月入主FF以来半年多时间内,恒大已经涉足新能源汽车整车及产业链的布局、投资当中。后续是否会继续成为各地政府新能源项目的座上宾值得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nisaigea.com/kscx/62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