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看看人民银行副

早期白癜风多久能治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我国快速发展。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产品和工具应用日益丰富,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包容性大幅提高。

如今,金融科技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在数字经济时代,全球金融增长点和竞争焦点集中在金融科技方面。因此,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和监管部门应全面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不断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将金融科技打造成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

01

数字金融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稳步推进。一方面,人民银行去年出台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建立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以6部门10省市应用试点为示范,引导金融业秉持“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原则,推动构建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的新生态;另一方面,人民银行打造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9地开展试点,推出60个惠民利企项目,探索出一条既能守住安全底线又能包容合理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科技监管之路。

不久前,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金融街论坛暨成方金融科技论坛上表示,人民银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力“六稳”“六保”,坚持发展与监管“两手抓”,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构建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基本建成金融科技“四梁八柱”,我国数字金融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从目前发展态势看,我国金融科技应用取得很大成绩,主要表现为: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中国已实现基本金融服务城乡全覆盖;数字信贷从根本上改善了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贷款服务;数字保险显著拓宽了保险覆盖范围;金融数字化为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金融科技也有力支持了防疫抗疫等。

不仅如此,年数字人民币探索稳步推进,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了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人民银行已联合地方政府,先后在深圳、苏州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

02

坚持既鼓励创新又守牢底线的积极审慎态度

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使金融创新发展面临新形势与新挑战。对此,范一飞将其总结为四点:数据安全保护刻不容缓,数字鸿沟弥合任重道远,供应链安全可控迫在眉睫,业务交叉风险不容忽视。

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金融科技创新成都峰会上表示,金融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创新与风险如影随形。金融业要正确处理创新与风险的关系,牢记有技术不能任性、有数据不能滥用,严格落实风险主体责任,不能突破制度的笼子,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董希淼建议,未来金融科技应推动三个方面的转变。从服务重点看,应更多服务中小微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引导金融资源更好地配置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制造业、“三农”经济的支持。去年从业务模式看,应大力发展产业金融、供应链金融。通过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弥补企业信用数据较少等不足,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加强对制造业企业信息收集和风险识别、监测,提高产品匹配的精准度和风险防控的有效性。从风险防范看,要趋利避害,注意规避数字金融发展可能带来的偏差和问题。

03

培育科技新动力 创造金融新机遇

如何更好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范一飞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尊重金融科技发展客观规律,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聚焦实体经济与社会民生关键环节,找准薄弱点、盯住落脚点,合理规范运用科技手段赋能金融提质增效,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具体来看,李伟表示,人民银行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巴塞尔协议等国际监管框架,设计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创新试错容错机制,10月22日发布《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白皮书,正式推出了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创新监管工具。人民银行将充分发挥创新监管工具的引领、护航和孵化作用,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在风险可控的真实市场中对创新应用的理论原型、技术选型、业务模式进行全链条实践测试,及时识别并防控风险,有效验证创新价值,快速打造既满足市场需求又符合监管要求的优质金融产品服务。

从实践角度看,董希淼认为,应借助数字技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完善制度安排和数字技术应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将社会责任和绿色发展纳入核心价值观,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对于老年人、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痛点,在去年11月2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民银行表示,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引导金融机构用好智能技术,提升服务深度、广度和温度,让金融科技成果更好惠及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保证在数字普惠金融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落下”。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全文来了!央行、银保监会定调: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把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统一监管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谈开放银行:开放的是金融服务,不是金融资质五大行金融科技子公司集齐了!最新!蔡奇调研金科新区建设,要求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科技示范区!蚂蚁金服更名蚂蚁集团!拥抱科技,再见“金融”!30家中关村金融科技企业震撼登陆中关村“第一屏”超高信息量!刘鹤易会满易纲郭树清在陆家嘴都谈了这些金融核心问题!一图读懂“央行数字货币”|或将撼动支付格局重磅!桥水来了!7家机构在京提出近20亿美元试点额度谁是未来的中国金融科技中心?透析10座城市的金融科技竞争力重磅!年度金融科技图书Top30榜单,读懂FINTECH

第42期:金融科技行业周报

一周行业要闻速览(11.16-11.22)

第41期:金融科技行业周报

一周行业要闻速览(11.09-11.15)

第40期:金融科技行业周报

一周行业要闻速览(11.02-11.08)

第39期:金融科技行业周报

一周行业要闻速览(10.26-11.01)

第38期:金融科技行业周报

一周行业要闻速览(10.19-10.25)

第37期:金融科技行业周报

一周行业要闻速览(10.12-10.18)

第36期:金融科技行业周报

一周行业要闻速览(10.05-10.11)

第35期:金融科技行业周报

一周行业要闻速览(09.21-09.27)

金融科技将走向何方?来听第八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年会专家这么说→

重磅!中关村金融科技30强榜单揭晓,30强花落谁家?快来看!

重磅!《中国金融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报告()》发布!

论坛速递

杨富玉:四方面加强金融科技标准建设

论坛速递

陆书春:积极推进金融科技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论坛速递

庞魁霞:金融科技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论坛速递

陈道富:数字经济时代需要警惕“大数据杀熟”等差别定价问题

论坛速递

王汝芳:生态圈金融的构建路径

论坛速递

司马红:数字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三大特征和三大发展趋势

论坛速递

贾康:科技金融创新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论坛速递

陈钟:区块链技术助力监管科技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论坛速递

杨涛:数字化时代,数字金融开放的关键点

中关村论坛金融科技平行论坛,全球瞩目

一图读懂

《北京加快推进国家级金科新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解读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密码技术与区块链

小米洪峰:数字科技赋予产业发展新动能

度小满金融朱光:金融科技是破解小微融资难的利器

大咖精彩言论抢“鲜”看!第四届金融科技与金融安全国际云峰会成功举办竞争力百强

重磅!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百强榜揭晓!北上深杭名列前茅专利百强

首发!中国金融科技专利技术百强榜出炉!区块链技术专利增速迅猛!杨富玉:争做企业标准“领跑者”杜宁:释放数据能的三个阶段杨涛:疫情影响下的金融科技变革与机构数字化转型陈钟:疫情防控下,区块链技术场景应用与创新宋华:金融科技使能供应链金融董希淼:非接触银行的服务体系构建薛婧:人工智能+金融落地案例联动数科吴锋海: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究竟有哪些?刘勇:疫情后,透视金融科技发展的1个基本盘与4大趋势中科软左春:深度剖析保险科技下的新一代数据架构中关村TOP30揭晓,重磅报告发布,英才计划领航杨富玉:持续推进金融信息技术标准建设杜宁:构建数字安全生态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左春:精准保险是提供差异化健康与养老保险的新模式陈钟:加强金融科技英才培养保险科技创新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的新动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无界开放银行的构建中关村金融科技30强揭晓中国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发展报告()发布中关村“番钛客”金融科技国际创新大赛|智能金融专场正式开赛!中关村银行专场正式开赛!|中关村“番钛客”金融科技国际创新大赛中关村“番钛客”金融科技国际创新大赛人工智能底层技术专场排名揭晓!各指导单位领导寄语中关村“番钛客”金融科技国际创新大赛,值得期待!中关村“番钛客”金融科技国际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乘风破浪!一个国际范的金融科技大赛与您线上相约,全球招募开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nisaigea.com/kscz/6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