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动态
跟踪热点资讯
政策走向
央行部署年金融科技5大任务
近日,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召开会议,总结年工作,研究部署年重点任务。一是扎实做好新阶段规划政策的宣传解读、落地实施、跟踪监测和示范引导;二是建立健全金融科技伦理监管框架和制度规范;三是深化运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强化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数字渠道管理,研究建立智能算法信息披露、风险评估等规则机制;四是深入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五是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健全金融科技风险库、漏洞库和案例库。(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改委发布28条数据基础制度建议涉及数据要素安全等4方面
日前,发改委发布《关于对“数据基础制度观点”征集意见的公告》,内容涉及数据产权制度、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制度、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以及数据要素安全治理制度等4个方面,共28条。《公告》建议,引导大型央企国企、大型互联网企业将具有公共属性的数据要素开放至数据交易市场;对于承载个人信息的数据,鼓励数据处理者按个人授权范围采集、持有和使用数据;积极参与数据流动、数据安全、数字货币、数字经济税收等国际规则和数字技术标准制定;建议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建立数据要素流通使用全过程的合规公证、安全审计、算法审查、监测预警机制,促进不同场景下数据要素安全可信流通。(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
产业动态
银保监会鼓励大型银行加快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
银保监会近期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并鼓励大型银行加快向中小银行输出风控工具和技术。支持不同规模、禀赋的机构建立与经营特点相匹配、与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的数字化转型路径。督促机构夯实信息科技基础,提升数据治理水平,提高新技术应用与自主可控能力。稳妥发展数字信贷与线上保险,鼓励合理运用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拓展金融数字化经营生态场景。(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交行年科技投入87.5亿,招录金融科技背景人才占55%
近日交行发布年报显示,科技浪潮对银行业而言既是冲击更是重塑。年,其加快推动经营模式从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从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年科技投入87.50亿,科技人员占比首超5%。年交行招录金融科技专业背景人才占比为55%,而年这一数据为32%。(移动支付网)
金融机构抢滩“新市民”金融服务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加快推进促使大量“新市民”进入城镇工作和生活。除了传统金融机构,持牌消费金融、金融科技公司也积极深入“新市民”领域。近日已有平安银行、大连银行、重庆三峡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布局“新市民”金融服务领域。专家表示,未来将基于建立的消费金融生态体系逐渐拓展普惠金融服务领域,形成集“新市民”工作与生活消费为一体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使金融活水服务“新市民”。(证券日报)
前两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超20%,资金加速流入“高技术和上游”产业
3月24日,中国信通院发布数据显示,年1至2月份,国内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分别为19.8%和20.9%,较年全年增速分别高8.4个和7.4个百分点,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7.6个和8.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自年以来持续高于同期工业投资增速,有力带动工业投资回升。资金加速从传统制造向高技术产业流入,相关上市公司也成为机构调研的热门企业。(证券日报网)
助力驱散疫情“倒春寒”银行业众志成城展现金融担当
疫情无情人有情,面临多地散发疫情“倒春寒”,各地银行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支持抗疫展现担当。在湖南,恒丰银行长沙分行联合中国电信建立行内疫情防控监测管理平台,疫情防控负责人可随时提取相关统计和明细信息,实时监测员工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结果以及疫苗接种情况,及时准确了解员工动态,实现精准防疫;在青岛,北京银行青岛分行第一时间开展摸排管控,构建“全覆盖、无死角”的报告机制,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