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聊聊东非最著名的动物大迁徙
参照知乎,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发生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大草原之间,是野生动物(主要由角马、斑马、瞪羚组成的迁徙大军)为寻求水源和食草进行的规律性年度迁移活动。
个人猜测应该有数百万年了——纯属猜测。这背后的原因是东非草原雨季和旱季的交替,导致水源和食草在不同月份、不同地点交替枯荣。雨季草多,旱季草少,于是以数百万头角马为首的聪明动物们,经过苦苦思索,终于发现,原来可以按照时间一路吃过去?嗯,一路走一路吃就好了啊!
请看下图,迁徙路线大致如此。简直就是世界最大的移动割草机。
在漫长的旅途中,动物们将经过塞伦盖蒂的三个主要栖息地——南部草原(包括矮草原和长草原),北部林地,以及格鲁米提河、塞隆勒拉河、北部的马拉河地区。过了马拉河之后,进入肯尼亚境内,便是马赛马拉草原。在马赛马拉,动物们将会割草两个月左右。为什么是两个月?近万头动物两个月就把马赛马拉啃的差不多了。割草机们九月前后必须向南重新越过马拉河进入塞伦盖蒂,开始新一轮的寻草之旅。
目的地选择方面,相比肯尼亚,软硬件无疑都是坦桑尼亚胜出(遗憾的是,各方面的价格也绝对坦桑尼亚遥遥领先)。肯尼亚的马赛马拉草原面积大约平方公里,只有坦桑尼亚塞伦盖蒂草原的十分之一,动物迁徙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发生在坦桑尼亚;此外,肯尼亚近年商业开发严重,向导为了取悦客人任意碾压草地,惊吓动物,治安环境更是欠缺,使Safari的体验大打折扣。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道路、通信、酒店、游客中心服务水平档次远胜于马赛马拉,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更加原始,更加纯粹,动物种类和数量也是全球首屈一指。
时间选择方面,坦桑尼亚每年有两个雨季,长雨季从3月中旬到5月,短雨季从12月到1月中旬。6月下旬到10月下旬是旱季,温度适宜,也是正儿八经的旅游旺季。
当然,如果出发日期在七月下旬到九月上旬,又希望目睹一场腥风血雨的角马过河,也可以选择肯尼亚。只不过每年中国有超过5万游客到肯尼亚,那场面,不解释,自行脑补。
我们的行程安排在十月上旬,正值迁徙大军从北部走廊返回塞伦盖蒂,也是能大概率观赏到“天国之渡”的时间段,具体细节我会在非洲之行第二部里面讲述。
二、制定行程
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当然要选择最经典的线路:坦桑尼亚国家公园Safari+桑给巴尔海岛休闲。制定Safari的路线建议:1、阅览众驴友攻略建立大致印象;2、找一到两家非洲当地旅行社沟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