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李奕和发自广州一辆酷炫的跑车,流线型设计,极具风格,吸人眼球。这是恒大与顶级超跑Koenigsegg(柯尼塞格)联手打造首发的新能源超跑Gemera。3月30日,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HK,以下简称“恒大健康”)通过线上直播形式举行的全年业绩会上,Gemera被当作幻灯片的背景图,刷了一波存在感。从年6月正式布局新能源产业,恒大健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势头不可谓不猛。根据业绩会现场介绍,经过近一年多的布局,恒大健康已经覆盖整车制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汽车销售、智慧充电、共享出行等领域,完成全产业链布局。年报显示,年,恒大健康实现总体销售额88.7亿元,同比增长达.4%。此外,公司营业额56.36亿元,同比增长79.9%;其中,健康业务49.8亿元,汽车业务6.6亿元。根据恒大健康当天披露的全年业绩,即使新能源汽车业务目前仍处于投入阶段,但其已经开始对整个集团的营收的做出贡献。业绩会上,副董事长兼瑞典NEVS总裁彭建军表示,恒大健康将力争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过去一年,恒大健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启动了全球范围的“扫货”,或许正说明其决心可见一斑。大健康增收如果仅从整体经营情况来看待恒大健康此次披露的年报,各项指标均实现了较大的增长,结果是喜人的。据了解,年全年,恒大健康实现总体销售额88.7亿元,同比增长达.4%;其中,健康业务实现82.1亿元,汽车业务6.6亿元。此外,公司营业额56.36亿元,同比增长79.9%,其中健康业务49.8亿元,汽车业务6.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业务已经为集团整体营收做出贡献,这是恒大健康相比往年年报的最大变化之一。在此基础上,恒大健康年的毛利润实现18.87亿元,同比增长64.8%。在这份总体“靓丽”的财报上,美中不足的是,由于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尚属拓展投入阶段,购买固定资产及设备,研发等相关费用及利息支出增加,恒大健康净利润全年亏损49.5亿元。健康管理分部的收入依然成为恒大健康最大的营收来源,该分部下的“恒大·养生谷”收入从年同期31.24亿元增长58.38%至49.48亿元,从而导致了总体营收的大幅增长。在董事长时守明看来,养生谷业务的得到较大的发展,这当中与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对大健康的需求密不可分。“近年来国家对大健康产业的政策导向越来越清晰,利好政策频频出台,市场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并持续升级。”而经过5年的探索,恒大健康在运营管理、规模、市场、用户、政策等方面均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具体而言,时守明解析:恒大健康要做的健康产业是融合医疗、健康管理、养生、养老、金融等在内的“大”健康,是个生态化、系统化、体系化的概念。而此次的疫情似乎更让市场见识了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意义,时守明介绍,此次疫情对公司业绩有一定冲击,但同时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基础医疗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大健康产业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也是产业发展的契机。据了解,基于恒大养生谷,恒大健康主要配套有医疗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养生服务以及养老服务四大服务。这四大健康服务是恒大健康竞争力的核心,正因为得益于此,恒大健康养生谷迎来的加速的发展。数据显示,截至年末,恒大健康已在三亚、西安、南京、沈阳、呼和浩特等城市布局23个恒大养生谷,数量同比翻番,未来三年计划实现布局70个。据了解,年恒大健康还将将面向社会开放至少11个养生谷四大园、4个大型医养综合体和4个旅居公寓,在全国各地多点布局健康医养展示体验中心,推动养生谷特色养生服务体系的全面落地。当天业绩会现场,该公司管理层也表示,未来,恒大健康还将将基于恒大养生谷,对医疗、健康管理、养生、养老四大服务进行长期大量投入。新能源“换道超车”新能源汽车业务似乎已经成为恒大健康近两年来业绩会的主要热点之一。这一方面不仅因为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在政策层面对新能源的倡导;另外,从恒大健康方面,其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与重视,也成为外界研究房企转型的一个典型案例。自年正式布局新能源产业,恒大健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一发不可收拾。过去一年里,恒大健康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发起“扫货”,从整车制造,到电池、轮毂、电机,无一不成为恒大健康的“囊中之物”。年1月15日,恒大健康先以9.3亿美元收购瑞典电动车NEVS;1月24日,以10.6亿元收购电池企业卡耐58.07%股权;3月15日,以5亿元收购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公司泰特70%股权。当中,最引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