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而言,一辆车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这

什么是泛发型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915/4473342

一觉睡醒,看到咪蒙和新世相都推送了关于春运的文章。

无论是摆的段子还是讲的故事,看了他们的两篇文章之后,似乎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曾经过年回家的影子。

那时候我还在上大学,17块5毛的学生票硬座,从成都坐21个小时回兰州。深夜2点这班列车会在秦岭站停靠半个小时,于是我蹑手蹑脚地穿过睡满了人的过道走下车厢,身着单衣在站台上抽了两根红塔山。

车站上大雪纷飞,即便是深夜都能看见远处耸立的山峰覆满了白色。只记得当时不觉得冷和累,只是在担忧钱包里的钱还够不够下了火车之后坐车回家。

略感遗憾的是,这些大号里推送的故事,都是发生在飞机或者火车上。唯独缺了那群开车过年回家的人。

如今我住在离沪渝高速入口很近的地方,这两天路过家门时都能看见收费站堵到快满溢出来的车尾灯。

之前有一种误解,只有在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免费的时候才会车满为患。但事实是,很多人为了躲避那段时间提前上了回家的高速路,却依然被堵在路上。上周去湖州还试驾车的时候,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就告诉我,哪怕是这几天,湖州附近的高速路上最多只能跑到50公里的时速,还不如国道上快哩。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开车回家,大家都抱怨过年期间几百公里的回家路要走至少十几个小时。然而我也有几位朋友,每年春运期间都要开公里以上的路程。

前同事阿宽,家住重庆。自打我认识他起的每一个春节,他都是开车从上海回重庆。

因为当时工作的关系,作为媒体老师的阿宽有些年头在高速公路上的里程居然比飞行里程还要多。当时我们开玩笑说,如果中国高速有VIP积分的话,他这种用户就算是拿不到终身白金卡,也至少是白金会员。即便是每年如此舟车劳顿,临近过年时,他依然会毅然决然地开车踏上回家的行程。

关于开车回重庆的原因,他给我罗列很多,诸如家里过年需要用车啊,人多开车便宜,有大件物品要带回家等等。而在春运的高速上免不了会遭遇到极为痛苦的时刻:

“年春节结束,从重庆回上海的返程路途,由于遇上返程高峰期,原本20小时左右的多公里旅程足足花费了快60小时,在合肥,因为车祸导致的大堵车我从上午9点半一直堵到晚上8点多,在那个导航还不带路况预警的年代,我下高速走国道却发现修路封路……只能生无可恋地一路从合肥绕城堵到南京绕城,在出发的第三天早晨6点,我终于看到了陆家嘴的拂晓……”

所以,能够忍受这种痛苦的人,能开车经历春运的最深层次原因,必然不是之前所说的那些:

“归根结底的理由就是——喜欢自己开车在路上的感觉,喜欢整个行程都由自我掌控,来面对各种突发情况。”

前几天,阿宽修好了他那辆MINICooperS许久不响的喇叭,检查了油、水、轮胎之后便再次上路。只不过这次,他不会直接开到重庆,而是先去湖南——他新婚妻子的老家。

在朋友圈中看到他那辆MINI在晨曦中加油。我问他又是开了一整个通宵?他答说:年纪大了,真开不了。

春运中回家的路往往充满了苦楚,那么回家就一切安然了么?并不是。

相信很多人和我有着同样的经历:费尽千辛万苦回到家的甜蜜劲儿可能都撑不过一整天,随之而来便是与家人的不快甚至是争吵。

我们会莫名的愤怒——不知道愤怒的来源和起因,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思念许久的家人施以愤怒。事实上,此时的愤怒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情感。通常只有在尝及了无能为力的痛苦之后,才能体会到愤怒。

在过去一整年时间里,我们都无法参与到远方家人的生活里。我们的声音只会出现在电话中,我们的身影只会出现在FaceTime里。科技的发达使我们和家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也让我们学会了压缩和阻隔自己现实中的失意与悲伤,只为家人不会在挂断电话之后因我们彻夜难眠。

更可悲的是,我们没有办法通过突如其来的春节,改变这种无能为力的现状。所以只能用春节的喧嚣以及与家里亲戚聚集在一起的快乐,稀释这种无能为力而产生的愤怒。

短短几日之后,当我们再次踏上离家的行程。似乎之前构想的美好回家之旅被自己破坏殆尽,奈何和家人在一起推心置腹的时间太短,都不足以表达清楚自己的真情实感。于是只好在回归孤独的路上,就开始盼望着下一次的团聚。

周而复始。

这是最令我动容的春运照片

我不愿意接受开玩笑地说,春运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迁移。因为这句话忽略了春运最大的要素,那就是数以亿计的情感迁徙,是从孤独聚向温暖的旅程,而不是每年呈现在新闻里的数字。

但我反倒认同三表龙门阵所言,我们是最后一代回家过年的人。

“大家庭就会生成一种以亲情为纽带的「集体意志」,家乡则是不可替代的载体。但下一代可能就完全不同了。他们不再有大家庭的概念,往往六个人就是一整个家庭,去哪过年,在一起就是家。而家乡的概念,也会土崩瓦解。”

但以上,仅限于看到这篇文章的人。

对于看得到咪蒙、新世相、三表或者ACW这篇推送的人来说,春节回家无非是充满波折。而对于另外一群人来说,过年回家的路不仅遥远,而且艰辛。不仅有未知的变数,甚至可能会有死亡。

每年会有近百万农民工骑着摩托车返乡,他们在彻骨的寒风中骑行近一周的时间,为的可能只是节省一千块钱。

他们中的很多人,临出发前一天才拿到过去一整年的工钱,此时的一张火车票或是汽车票对他们而言都是天价,有这些花在路上的钱都足够生活一个月的了。于是他们骑上平日里走街串巷、驼货拉人的摩托车,带着一整年的积蓄、载着自己的爱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漫漫回家路。

沿途中,他们只会住几十块钱一晚的旅店,吃最便宜的食物。天不亮就出发,往往一直骑到天黑。在密如蛛网的公路线中迷路是常有的事情,而在他们的手机里,可能连导航的功能都没有。

返乡摩托车后装着一条微笑的狗,这是我今年看到关于春运最暖心的一张照片

南方的冬天并不是如我们想象中温暖,很多时候雨点打在这些人的身上会瞬间结成冰,他们有时不得不中途停下来烤火取暖。而在前路,等待着他们的很有可能是大山之中的峭壁上,路面已经结了冰的国道。

之前和酷爱摩托车的任贤齐聊天时,他说终有一年会为这些人拍一部纪录片。因为他们就是中国最具有摩托骑士精神的一群人。

在我看来,他们是全世界最像候鸟的一群人。在机械的大潮中,他们以肉身之躯,演绎着最接近大自然的迁徙故事。

摩托车在此刻扮演的角色,绝非是一件交通工具,而是对于家的渴望的实实在在的载体。在零下几度的气温中,发动一辆摩托车都是很难的事情,也许这辆车连车轮都不是那么正,老化的链条随时都有崩断的危险,就连车灯都未必能照得亮眼前的路。但是这些都无法阻碍他们对于家的渴望。

正因为如此,过年回家无论是开车还是骑摩托车,这才是中国人对于车最贴近心灵和文化传统的情感表达。

最终,望每一个在路上的你,都能够安全抵达旅途的彼岸,拥抱那已经许久未见的家人。

「文/万湑龙

图/杨宽、网络

制/autocarweekl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nisaigea.com/ksty/6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