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就会生病。无论贫穷还是富贵。
生病,就需要用药。是药就带三分毒。
能不能在不用药的情况下,治愈或者调理好身体?时下的回答,最多的可能是让人不约而同地想起酵素。
在鱼米之乡的浙江杭州附近的德清县,有这么一位女人:30多岁辞去公职下海作化工的生产销售、患病全瘫幸得台湾酵素而病愈、因感恩全世界研学酵素技术,二十多年来,她不但攻克了人参发酵的“世界性技术难题”,而且在全国拥有了东南西北五个材料基地和年产多吨的各种酵素的巨大产业。
她,就是被业界誉为“中国酵母”的德清县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带头人、董事长费益红女士。
特约记者 陆舜章
*守恩:
救命酵素让她下决心“用两辈子来研发”
三十年前的高中生,和现在比,虽然不能和教授或者博士后相提并论,但完全可以和现在的研究生相媲美。19岁的费益红高中毕业就被选为村里担任妇女主任。是当时全县唯一高中毕业的妇女主任。
因为有知识、肯创新、肯负责,工作当然是风生雨起。由于工作出色,第三年就担任公社的妇女主任,户口也改为居民的啦。这在当时,费益红也算是终于端上了铁饭碗吃上了“皇粮”了。
改革开放的春风首先在江浙大地刮起,有胆大不要命的人开始“停薪留职”去“海边”寻找发财的机遇。
肯创新不安分的费益红坐不住了,和丈夫说了自己下海的心思:“6年妇女主任当下来,我关于男女平等的看法是,如果经济上不独立,女人的的平等是党和政府、社会和男人‘给予’的。我要带领妇女姐妹们赚钱去。”没想到,历来“怕”老婆的丈夫不但不反对,而且,“要干,一起干!”
丈夫的支持,让深谙兵法的费益红做出了夫妻双双不是“停薪留职”而是“辞职”的决定。
这在当时,可是不小的新闻:“费益红两夫妻都疯了!”
改革开放初期,信息闭塞、物质匮乏。江浙的皮鞋作坊林立,桥头纽扣市场对化工材料的需求总是排在第一位。
在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费益红和德国工程师谈判,人家很牛很干脆:“要配方和教技术,可以,分三年30万元人民币!”费益红和丈夫更干脆:“可以。”而实际上,当时费益红虽然不能说的身无分文,但那间五星级酒店是为了谈判临时开的,其实是住在一家位于地下室的个体旅馆里。
“我当时厂里的六七十号推销员,清一色全是女的,利润三七开,厂里3,拿小头。但是,有的姐妹们都赚了上百万。五年厂里赚了两千多万。”在当时,乡镇干部的月工资才一百多,万元户要上报纸电视的,一百万算算是什么概念?当时也没有什么排行榜,如果有,当时的两千万家身的费益红算不算浙江首富或者百强的?
不幸的是,费益红生病了,也许是当时的防护措施落后或者长期和研发化工产品的原因,费益红这次病的不轻:全身瘫痪需要三四个人抬着才能起来!
“也许是我一心从善吧,我的一个朋友从台湾带来几瓶酵素,医院专家和进口药都不见效的病,居然被酵素吃好了!从鬼门关回来的我,那个感恩啊,是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表达的。”
费益红决然放弃了年赚百万的化工厂,开始了酵素的研发之路。
*守学:
11个国家地区“偷学”发酵技术
第一站:台湾。
因为救自己命的酵素来自台湾。
当时去台湾不像现在这样方便,费益红就给台湾的一家科技投资公司投了万元。
没想到那个科技公司并不懂酵素,只是将费益红带到一家酵素公司而已,要学酵素技术,还得向公司交万学费。“要学真功夫,学费是必须交的,无论是时间金钱还是感情教训。”费益红历来不怎么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
如果按照普通眼光评判,费益红“上大当”的事情还在后头:在台湾的酵素公司,只收钱,也没有给费益红安排什么导师,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职务,单独还不能进入实验室。“大多时间只能打扫卫生和当当搬运工而已”。
尽管遭遇如此不公,费益红也是无怨无艾,不告状不申诉。这个原材料是什么时候的,那个原材料是什么时候进场的,成色怎么样,酵素的成色、口味等等,每天每样都一样不漏的记录着:“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学习技术,没有什么交了钱就是老大的道理。最苦总比瘫在病床上要好吧?”费益红个性本来就是这么倔。
费益红的故事和举动,感动了公司一位老工程师。那个工程师指点费益红:“现代发酵技术最成熟的,在美国。发酵设备和器皿在日本。”
在台湾,费益红凭借自己不认输的好学精神学到了许多酵素技术的基础知识。到了美国,由于语言问题,“两眼一抹黑。”有钱就是好,请翻译。但是,在美国的一年多时间里,费益红翻译就请了七八个。为什么?酵素发酵技术是一门极其冷门、专业和生涩的学科,一个数据、不同成色的表述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必须十分准确。许多翻译是因为无法忍受费益红的认真劲而辞职的。“美国人都说,谁说中国人穷了?有钱的很,翻译天天换。”
在美国海关,费益红因为带着好几箱记得密密麻麻的资料本,还涉嫌是技术间谍遭遇了美国中情局三天的盘问和调查呢!
*守真:
真好材料是保证产品优质的基因
随着中国不断的改革开放,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当时还是停留在吃饱的水平上,人们对于酵素到底是食品是药品还是奢侈品,更本就是“之乎者也”。像费益红这样历尽千辛万苦、唐僧西天取经般到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台湾、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学习现代发酵技术的人,在全国虽说不是绝无仅有,但为数确实不多的。
“酵素的好与坏,原材料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没有真和好的材料,最好的技术也是做不出优良的酵素的。”这是费益红三年多满世界求学的最大心得之一。
在原材料上,费益红又一次被自己的较真劲逼进了死角。“刚开始,我的原材料也是从市场上选购的,尽管千挑万选,但是,千个儿子千个娘生的,总是参差不齐。不但无法确保酵素的统一优质,有时候甚至会让整个发酵失败!”学成归来的费益红不得不将精力、财力投入到原材料基地的开发建设上来,在东北长白山、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建立了五个桑葚、蓝莓、人参培育种植基地。“从环境、土壤、水质、阳光到选种子、培育、运输、收藏、,每个环节,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就像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一样清楚。”
“为了达到无氧无水发酵,我选用的设备和盛器,全部是从日本原装进口的。”对此,费益红显得无比自豪。
*守情:
用音乐让酵素在快乐中发酵
“酵素是有灵性感知的。”费益红是如此如此斩钉截铁地确定。
“任何民族、任何企业、任何国家,总有长处、好处值得学习借鉴的。”在日本,费益红发现养牛场的牛有时候经常泡在温泉里,有时候竖起耳朵一动不动地倾听轻音乐享受,有时候在欢歌中踏脚起舞。“所以,我在每个种植基地里,时时总是音乐响绕,在发酵过程中,更是没有离开过音乐。我坚信,我的酵素的原材料是在欢快的音乐中成长的,我的酵素是在快乐中发育、发酵的。我做过实验,有音乐的原材料和在音乐中发酵的酵素,效果我们看不到,但是,口感绝对的不一样!”
对于这个理论,费益红还向记者举了两个例子:“我有一个闺蜜,她有两个儿子,怀大儿子那段时间,夫妻心情愉悦,孩子漂亮帅气,怀二儿子的时候,家里的老人生病去世,母亲郁郁不欢,结果,二儿子就没有大儿子漂亮帅气。”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蜜蜂。中国的蜂,老是争老大斗得你死我活,而马来西亚的蜂就不好斗,非常的勤劳,把采蜜作为自己的快乐,因为马来西亚的蜂的采蜜量是中国蜂的六倍还多。所以,在我的基地里,也都是从马来西亚进口来的快乐蜂。”
“我甚至 *守爱:
“中国酵母”欲成“中国教母”
通过费益红20多年的不懈与努力和带领下,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先后对蓝莓、桑葚、无花果成功进行无水无氧发酵。
“中战会”健康产业委员会主任胡坚舜在长时间深入考察调研费益红人参无水无氧发酵后评价说:“特别是人参的无水无氧条件下的完全发酵,可以说是攻克了世界性难题。”由于人参分子的顽固、对其他酵母的排斥和发酵前期处理的难度,都决定了人参完全发酵的难度和一定程度影响了发酵后的口感。
“接下来,我要主攻银杏的发酵难题和开办发酵学校,在全国免费培养1万名发酵工程技术人员。”费益红对自己的技术团队和未来,心中充满着阳光。
“银杏有千年白果不化之说。其发酵难度比人参还要大。”“中战会”健康产业委员会主任胡坚舜如是说。
“我原来,地方修桥铺路、每年过年给老人发压岁钱、收养60多名孤儿,不错,是爱心善举。以后还要继续。但是,影响力毕竟有限。现在,各个条件都具备了,我将开办发酵学校,在全国免费培养1万名发酵工程技术人员。全国每个县三四名。”
今年已经63岁的费益红还是那样的不服输、不服老。至于开办酵素学校,有人戏称,费益红这个“中国酵母”要做“中国教母”了。
当记者采访回程时,费益红给记者发来了 这,也许就是费益红的内心独白和人生事业的写照。
以上内容,载至科技金融时报。
德源健康讲堂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