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外企工作,可以顺便看看外面的世界

本文的分享内容只有部分关于学习,求职。可能更适合想了解外企工作环境,以及有兴趣留学、旅游欧洲的同学。

如果你在外企工作,会不会也可以出国学习

幸运的话,工作几年可能多次出差到欧洲,因为欧盟开放性政策,签证只要办一个国家的,就可以随意游走在欧盟成员国之间,常见的去过例如奥地利,法国,瑞士(非欧盟),这次主要是在德国。国内这类出差通常是每次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早八晚五,双休,但是工作日还是比较忙的。

之前有人问我:什么样的学历,什么样的能力能够得到这样的出国机会。

其实,我只是一个普通打工者,普通本科毕业,也没出色的能力,也不是在什么强,只不过是一家普通的外企,欧洲这样的企业有千千万。

也就是说,只要你能去外企工作,都会有机会,但是机会往往是取决于运气,出差预算和岗位职责的。可能有些非技术类岗位永远没机会,也可能你刚加入就参与到某个新项目就去国外学习。

但是,一切的一切前提是:请您先会讲英语。不是四六级证书...

下面从衣、食、住、行、生活环境,工作环境,配上实拍图给读者分享。中欧的各方面差距并没有掺杂任何政治观点,不要抨击我哦。

穿着,以及日常用品方面,与国内差异主要在价格和质量差异。

我工作的地方是个村镇,但是欧洲的村镇可不是国内那种,这里多是制造类企业的聚集区,毕竟城市少又小,但是交通发达,酒店,商场一应俱全。

很多人休息日穿着是户外服装,工作日是休闲服或者绅士一点的夹克衫。同样,服务行业和大领导喜欢西服。

欧州的服装品牌和档次不会像国内那样多,价格从几十元钱到几千元不等。在这里基本上只有普通品牌,中档品牌和奢侈品。价格差异也不会太大。但是这里的普通品牌一旦进入中国,基本都是中上等地位,价格也高于欧洲。尽管都是madeinPRC(用China就弱智了,怕中国人买回去发现还是中国造的)。

对于那些中等品牌,很多国人,日本人,韩国人都很喜欢,但是价格又贵,所以很多亚洲人会去欧洲的奥特莱斯买非新品,断码甩货等商品。很多著名的旅游城市周边会有奥特莱斯,售货的也都有中国人,甚至是中文说明。不过显然欧洲人也是狡猾的,奥特莱斯已经不在那么便宜,甚至卖的是新品,只不过价格依然比国内直接买便宜20%-30%左右,像levis的腰带,便宜一半。

除了服装,我们看看电器和日用商品。

国人喜好的刮胡刀,电动牙刷,煮蛋器,电视机,以及一些常用小电器,至少德国,奥地利和国内价格是几乎相同的(当地人均工资元,我们呢?),但是大品牌的东西,例如博朗的电动剃须刀,肯定是贵的,一般都折合人民币元起。当然,多数商品可以在机场海关盖章后去退税窗口退税10-15%,也就是成交价在退给你一些补偿(为了提升本国商品在国外的竞争力)。

话又说回来,前面我就提到了,质量层次不会差太多,即便价格差异明显。你不会像在国内一样,50元的小家电用半年可能就烧坏了,元的却可以用五年。在欧洲,一个元的商品和元的,绝不会有太大的质量差异,可能外观设计和材质手感会占据高档品牌的很多成本。

其他小商品,例如文具,药物,化妆品,确实价格略贵,但这个价格在国内依然算不上昂贵,例如双心牌的保健品,百年历史了,随便一大盒降血压保健品也就80元人民币左右,但这在国内,且不谈品牌沉淀,普通品牌50元,打过央视广告的单纯价格就得+。

整体上讲,主要生活用品价格都和国内接近,反而质量好于我们。

整个欧洲的面积和中国差不多,自然每个国家没有太多的农耕用地,更何况北欧多山脉,湖泊。因此欧洲的食物相对其它生活必需品较贵一点,但是,但是!MMD几乎都是和国内二线一个价,天朝的物价...呵呵!

香蕉9月份大概是4元左右/斤,土豆2元/斤(RMB),但是肉类,奶类很贵,基本和国内一线一个价。

你们来到这会发现很奇怪的是:蔬菜便宜,但是做出来的食物,例如汉堡,土耳其肉夹馍却贵的离谱,一个中等大小的三明治3.5欧元(人民币25元左右),一个肉夹馍接近6欧元,这与直接售卖的原材料价格相差离谱,为什么昵?

蔬菜价格低可能是人口少,需求小,只要不是进口的,基本不会太贵(米类价格很贵,小米达到15元左右/斤)。

但欧洲最贵的不是原材料加工,而是人!尤其在德国,工业发达,人口少,因此自动化代替人是不可避免的,就拿薯条来讲,土豆虽然便宜,但是加工成薯条需要的人力成本极其高,这就是为何德国人中午基本都是带饭,甚至简单几口面包填肚子。

关于食物,常吃西餐的同学会接触一些,但是实际上你在中国吃的西餐并不是欧洲人日常所吃的,因为实在太贵了。以我们住的宾馆(60欧左右/天)为例:早餐几类干硬的面包,火腿片,猪肉片,小杯牛奶,水果沙拉,而且量很小,尽管是随意自助,不过最好别让欧洲人盯着中国人把他们的早餐都吃光了。

午餐,晚餐奢侈一点的会有烤肉(1个大鸡腿5欧左右,烤肠3欧左右),实在想不出其它能和中国食物相媲美的。可以想象他们自己在家里吃的什么了。

但是,他们的食物我听说是不允许放农药的,而且欧洲的水源极其干净,自来水是直饮的。附图河水里的大鲤鱼,国内估计早被逮光了。

谈到住,我觉得一句话总结:高产阶级和农村人住的几乎都是独栋别墅,即便是租房子,也是独栋的多层。似乎别墅和国内除了空气环境,居住密度之外,区别不大,只不过国内的农村环境没有这么好。

欧洲的房价是很贵的(依然比不起北上广),例如在德国的一个乡村,一个平米的独栋别墅也要万人民币以上。因此多数工作的白领也很难买得起。这里必须澄清下,按照当地人均2欧元左右的月收入,理论上比中国人更容易买一栋房子,但是实际上消费观念,其它支出,欧洲人并不太接受中国人倾尽家产付个首付的做法。

欧洲的房子如内饰一般,实木门配上机械锁,房子上方是锥形尖尖的屋脊。

居住环境不但是别墅范,周围绿化几乎都是花园类装饰,建筑多数以实木为主,尤其是内部装修。而且基本不考虑太多防盗的措施。

即便在较落后的斯洛伐克城市里,普通人住的公寓也不过6层小楼,几乎没有紧密布局的建筑,因此所谓的容积率是很低的。

欧洲的铁路不是不想快,是没需求。以机械著称,动力系统发达的欧洲,对于高速铁路却没像中国那样痴迷,因为面积小,旅行汽车多,自然没需求了。

这里的高速公路会看到很多旅行车,跑车,超级摩托,还有的后面拖拽一个房车,偶尔有公交也是小孩子坐着去上学。

欧洲性价比最高的恐怕就是汽车了,尤其在德国,汽车就像电动自行车一样存在。平民用车基本在8万人民币-20万之间,而这些车子价格略低于国内,但是豪车,尤其百万级豪车,价格比国内要低近30-50%。例如最便宜的奔驰smart,国内售价11万起,在德国对于他们来讲,就是一台奇瑞QQ的钱。实在没有比这个便宜的了。

初次德国时,当时很不理解他们的车子为什么那么旧,为什么大多数是手动挡,还有铁轮毂。

这次特地研究一番,其实在乡村,收入相对较低的村镇里(人均0欧/月),会看到超级多的旧车子,常见的例如福特,铃木,欧宝,标志,大众,奔驰,达西亚,斯柯达等等。普遍车龄在20年+,但德国的路况好到比国内人行道还平,环境干净到洗车的都没有,因此这些车子开到这个程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到了像斯图加特这种城市,你会发现非常多的跑车,哈雷摩托,奔驰旅行车。不过,依然很少见越野车和三厢轿车。

城区跑车很常见,多数是法拉利,保时捷,奔驰,野马,马自达等,但都不是特别贵的例如:迈凯伦,帕加尼,柯尼塞格等等

手动挡是王道,几乎找不到自动挡汽车,排量估计最小也是1.8t。更少见一个车子里会坐2个以上成年人。

关于高速不限速,其实我们听说的很多是不准确的。作为多山的国家,很多路是盘山路,因此常见的都是限速的,70km/h居多,偶尔到了直线较多的公路,限速km/h,真正到了大城市之间的非山区的高速公路,才会解除限速。到了高速,左侧是快速通道,时速的保时捷,法拉利,奔驰,奥迪,阿尔法罗密欧,甚至是一个1.4t的大众,都会飞驰而过。右侧就是乖乖开到左右的客车,卡车,还有中国人开的带有CH字样的租车。

但是,除了守规矩的中国人,几乎没见过不超速的欧洲车。限速70会开到,限速几乎就开到了,不是说他们守规矩吗?

确实,他们几乎不会按喇叭,白天也会开近光灯,也不会与行人抢路(乡镇的红绿灯是行人自己手动控制的,神奇吧,要是在国内估计车就永远别想过了,人太多),对于路口会车,极其守规矩。尤其遇见外国人,会主动示意,如果你违反规矩,他们多数是摇摇头,不会做出粗鲁的动作。如果在国内,MLGBD....

至于他们开什么品牌,什么类型车子,据我所见多数是大众,奥迪,奔驰,宝马,铃木,现代,欧宝,丰田,沃尔沃。英国车偶尔有阿尔法,迷你,至于宾利,路虎,几乎看不到。这些车多数是旅行车,即便是运动版也多是旅行车,上下班很多两厢车(后门基本没把手,没需求给大人坐,倒不如减配),敞篷和跑车也有一些。

德国最多的车子一定是山地车,哈哈!从10几岁小孩,到60岁老人,几乎到处可以看见再骑山地车,有的挂在车后面,有的上山坐缆车还要带着,下山估计又是飙车了...

除了汽车,说说铁路。自助售票,无人检票,准时到达。一切靠自律,不排除逃票的,但还不一定是本地人。真要是抓到,你就惨了...

如果你计划租车,其实很简单,携程就可以租车,或者你去欧洲那些租车公司







































白癜风医院募捐活动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nisaigea.com/kscx/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