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癜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938061212457428&wfr=spider&for=pc朋友们下午好。全球半导体行业都在扑街的路上一路狂泵,最近半导体行业是真的惨,AMD腰斩、台积电从高位下跌超过40%,接近腰斩。如果只看表面因素,则各有各的理由,例如台积电就是遭到了大规模的砍单,造成了市场对于未来前景的预期不足。似乎是个案,不影响行业整体。但如果从宏观角度来看的话,则看的更加清晰。例如国家信通院公布的数据来看,4月份手机销量万台,同比下滑了34.9%,5月份万台,同比下滑9.4%。可以说,这是整个行业的下沉,而不是个案。而如果再细看品牌。例如苹果手机。毫无疑问,苹果手机的历史高光时刻,就是iphone4和4s。引领了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跨越浪潮,全中国满大街都是拿着iphone的,烂大街的街机,完全是现象级的。那段时间,朋友聚会,大家手头上拿的几乎一水儿的全是iphone。靠着乔布斯掀起的苹果热潮,苹果公司其实从那之后,就一直吃老本。不是说苹果公司就真的原地踏步了,进步当然是有的,但说实话,不大。苹果公司的一向是有着囤货的习惯,这个囤货,指的是,在发行新款的时候,其实下一代的样机都已经有了,这是技术囤积。比如说我们在用iphone4的时候,其实5代和6代,都已经在研发甚至研发结束了。而苹果公司自从苹果4和4s爆火之后,其实除了在芯片,处理器等方面有过提升,然后就是在后面不断增加摄像头,这个如果不从专业角度,仅从市场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就是这样。从-,已经14年过去了,苹果公司,再也没有能够推出一款,类似于苹果4这样划时代的产品。而很大的苹果用户粘性,还得得益于ios系统,让习惯了操作系统的用户,出现了很多和安卓系统格格不入的使用习惯。苹果未来未见得就扑街了,但如果没有另一个乔布斯,或者另一个iphone4和4s这种划时代的产品,苹果的估值,未来最多剩下高光时刻的30%,话我说的。这是揪着小方向,也就是小到公司,产品这种微光角度去看到的信息。而从宏观角度,则更加惨淡,因为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年景?我只能说是非常悲观的。区别在于,30年代,80年代,到底未来数年,是跟哪个更靠拢,更像一些,亦或者比前两者都惨?这就是区别。而这,也意味着,未来至少会有一种情况是注定,那就是几乎全球的居民消费支配习惯,都将被迫更改。人们必将把更多的支出,用在必要支出上,而不是可选性消费上。说直白点,手机做的再牛逼,那特么也得老子有钱买啊,现在车贷房贷消费贷,孩子上学老人养老,压力一天比一天大,各行各业萧条,不只是因为疫情,也因为经济进入到了这个阶段。就现阶段的这种大环境,别说现在的苹果ceo,就算乔布斯复活,也就那样,不是老乔创造了时代的神话,是时代造就了乔布斯的神话。话虽然这么说,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老乔的崇敬,因为这时代就在那里,但只有一个乔布斯,为毛别人不行?这就是牛逼人的牛逼之处,有时代的背景,但确实抓到了机会,为毛别人抓不住?如果苹果的跨时代作品,是在这种环境下退出的,那就没有4和4s的现象级表现了。也可以这么说,因为至少在推出4和4s的时候,大环境即便出现了后继无力的潜在表现,但整体还是欣欣向荣的。奇迹的诞生,对方方面面的因素需求,是非常苛刻的。在苹果4的年代,做到大街上近乎人手一部,才算得上是商业奇迹的标准,而对于当下,则有不同的评判标准,能够让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不倒退,只要做到继续前景欣欣向荣,就已经是商业奇迹了,完全不同的标准。所以半导体扑街,有什么好奇怪的?那么只有半导体么?不,多了去了。很多概念被资本、商家、以及很多一知半解的所谓专家刻意曲解。未来真正有可能沉淀下来,但也是异常的卷的行业,就是刚需行业和娱乐行业。所谓的刚需行业,就是衣食住行。今天做个细化的分解,让大家看得明白,理解什么叫做刚需。衣而言,你不能衣不蔽体,必须穿衣服,这是刚需,但你穿的是不是纪梵希、香奈儿,手头拿的包是不是Prada,这不是刚需。食而言,你得有口饭吃,得活着,这是刚需,但你吃的是日料、海鲜大餐、牛排,喝的是不是82年的拉菲,这不是刚需。住而言,你的头上有片瓦遮盖,有房子住,这是刚需,但你住的是不是海景别墅、高档小区、学区房,这房是不是你自己买的,这不是刚需,可以租。行而言,当然现在这种时代,让你徒步从北京到上海,是不现实的,标准也不是这么定的。出门能有公交、火车,满足你的出行需要,这是刚需。能不能打车、能不能坐飞机,出门是不是自驾,开的什么车,这特么也叫刚需?所谓刚需,就是离了真不行,而不是没有也行,有了更好。最起码老子出门不开兰博基尼,不开劳斯莱斯,不也活了这么大了么?很多人总说现在结婚要不要买房,孩子要上学要不要买房,说到底,还是不差钱。你有钱任性,所以才会考虑要不要买的事情,因为你还有选择权,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躺平的人?因为人家根本没得选,首付都拿不出来,说个毛线,兜里就三款两毛五,你让人家考虑个鸡毛?所以你还在纠结,说明你已经比很多人幸福了,因为人家连纠结的必要都没有。我说的这些,不是推演,而是未来大家必然会见到的东西,会被验证的东西。不行的哪只一个半导体,而半导体不行,也不是一两个季度,而是一个周期。就如同,老美真正高光的时刻,谁买车考虑性价比?只看性能。谁性能好买谁,这使得曾经的美国汽车,只看重性能,马力怎么大怎么往上怼。提速怎么快,怎么造发动机。因为那是一个汽油廉价到几乎可以随便用的年代,也是一个居民财富积累极为雄厚的年代,所以没人考虑这些问题。但经济社会,商品时代的繁荣,商品能不能火热,能不能热卖,只看性能的时代,是有前提的,就是经济向荣,居民消费能力不说稳步提升,至少要保持稳定。当居民消费能力下行,经济下行的时代,谁特么跟你说商品性能,只跟你说性价比和相对可选性。美国的汽车之城底特律,为什么没落了?日本车和韩国车为什么崛起?是因为他们造的汽车不如现代丰田来的好?性能上比不过?扯鸡毛犊子,都特么买韩国车和日本车了,你特么还考虑性能?之所以美国大马力汽车没落了,日韩汽车的崛起,不是性能的问题,而是日韩汽车都有一个通用的特点,那就是便宜,油耗低。小日本的汽车不是第一次被人爆出了跟纸糊的一样,小孩坐一下车前盖都能塌下去一块,为什么还有人买?因为便宜,油耗低,就这么简单。我特么都要考虑百公里油耗怎么才能尽可能的省,你特么跟我说奔驰宝马奥迪性能好,跟我说什么美国大马力车提速快,你赶紧滚犊子吧,说的是一会儿事儿嘛?同样的道理,未来大家更多的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而不是尽可能高的提高生活品质。所以你说你芯片如何好,性能如何优越,这是问题的关键吗?你性能好就要买你的?谁不知道布加迪性能比奥拓好?直接说多少钱吧。一部手机,好吧,走好不送,就兜里这三块两毛五,或许更应该考虑小米,或者说,旧手机不还能用吗?先用着。一个产品,有了新代就得换,这特么是一个缺钱的年景会出现的考虑?再说我真没看出有啥区别,换你妹夫。明白了吧。所有的行业,兴盛和繁荣,都离不开基本面和经济大趋势的配合。真正能逆周期无视这一点,就那么一小撮人。大部分人是无法逃脱这个规律的。而这些企业们,就靠这一小撮人就能吃饱饭了?靠的还得是大多数人,尤其做手机坐汽车的。除非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布加迪、帕加尼、柯尼塞格这些普通平民百姓压根儿这辈子都没可能接触到的定位,这些玩意儿不管多坑,都有一个特点,不坑普罗大众和平民百姓。所以他们逆周期能力很强,至少要比大多数人要强。再说半导体,有几个是只做富豪生意的?那谈什么逆周期?说性能,说你大爷个性能。只要你做普罗大众的生意,就必须遵守大周期。既然大周期就这样,那半导体,悲惨的日子不是要结束了,而是才刚开始。而今天说的这些,就是未来诸多方面的一个缩影,也是为何衰退会这么让人恐惧。产品做得好就能卖的好,这是良性循环,产品做的再好,也卖不好,这才是恶性循环,更别说产品本身也做的不怎么样。这段话给你们标个红,重点,以后要考。这两年苹果出新品了,以前我都是一次买两,自己一个老婆一个,现在除了买一个哄哄老婆,自己是不买了,真因为这破玩意儿,真的不怎么样,如果不看自己特意买的手机壳,用来区分哪个新的哪个旧的,我还真分不清楚到底哪个是新代。嗯,就这么说吧,所以基本可以定性了,未来谁在跟你说,哪家半导体公司产出的产品性能有多好云云,产出的产品同行业内质量和品质同比有多高之类的,未来能实现多好的收益,值得未来几年投资如何如何。别犹豫,直接拉黑,扯鸡毛肚子,未来就不是一个只谈品质和质量就能牛逼的时代。下沉的不是一家公司,不是一个行业,而是涵盖基本所有的领域,连特么周期都看不懂,说再多都是废话。如果不是看明白这些,老子凭什么拿身家去做空纳斯达克?还让我赢了,这就特么的就是道理,嗯,或许现在来说,这已经就是经过实践后,无可辩驳的真理。以后有的是时间和大家聊,什么是诗和远方,因为那个时候,除了聊聊诗和远方,也就没什么能说的了,毕竟没有当下的时候,不也就只剩下展望未来了么?嗯,就这么多,吃饭去。杨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