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聊了下中美联姻的产物北京Jeep,中日合作的产物天津大发,中法热恋的产物广州标致,中德一波三折合作的上海大众,这些品牌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无论怎样,这些合作都为中国汽车的发展带来了宝贵的经验,今天我们不聊合资了,来聊聊海外收购对中国汽车有哪些影响
从联姻合资到海外收购——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20世纪70到8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刚刚起步,设计和生产技术都极为落后,而与外国成熟的汽车企业合资,“以市场换技术”是当时唯一可以快速解决中国汽车消费者诉求的方式。时至今日,距离第一个中外合资车企成立已经过去35年,中国汽车工业从外国汽车企业那里学到了汽车设计、生产、销售、企业管理等众多的知识、技术与经验,并且还培养了一批自己的汽车行业人才。中国汽车品牌也开始逐渐壮大,不再依赖于“以市场换技术”的被动方式,进而转变成为了去海外主动收购外国汽车品牌来壮大自己品牌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价值。
海外收购初体验成闹剧——上汽收购韩国双龙
中国车企海外收购的第一枪,由曾经成功完成合资之路的上汽集团打响。年10月28日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49%的股份,进而在年将所持股份扩充至51.33%,成为了绝对控股的第一大股东。上汽的想法很丰满,但是现实却很骨感,正打算大施拳脚之时,韩国双龙工会进行了暴力抗议,最终这次“闹剧”般的中国车企首次海外收购于年结束。
上汽双龙联姻后进入中国市场的爱腾Actyon外观非常个性
上汽双龙的失败是没有充分地了解到海外企业的实际情况,一厢情愿的付出并不一定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荣威W5是上汽与双龙的首个结晶与双龙Kyron是兄弟车型
再接再厉终于修成正果——上汽巧夺英国罗孚
相比收购双龙的草草收场,同一时期进行的还有上汽和南汽争相收购英国ROVER(罗孚),最终上汽万英镑收购了罗孚25、75以及K系列汽油机和L系列柴油机等核心知识产权。在这些罗孚的核心汽车技术的基础上,上汽研发出了荣威品牌系列车型,成功地完成了“自主品牌”之梦。随后南汽出价万英镑收购了罗孚的剩余资产,包括罗孚75、25、45、TF系列生产装备线,全系列发动机生产设备,MG、奥斯汀等品牌以及大量的试验台架,最终以MG名爵来命名品牌。
不过后来,由于南汽经营不佳,于年年底被上汽吞并,MG名爵自然也成了上汽的囊中之物,自此上汽拥有英国罗孚的全部技术和品牌。这一仗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都被当成了汽车企业收购的成功案例,备受褒奖。
英国罗孚Rover被一分为二荣威和名爵MG
上汽在海外收购的道路上吸取了“冒进”的失败经验,安下心来分析自己真正的诉求,最终成为了“大赢家”。
北汽收购路点燃双响炮——萨博变绅宝,宝沃复活
有了上汽一败一胜的“收购经”,国内车企都纷纷行动了起来,已经拥有北京奔驰和北京现代两家合资企业的北汽效仿上汽收购罗孚的方式,在年12月14日完成收购瑞典著名汽车品牌Saab萨博的部分知识产权,收购谈判期间北汽还曾想“曲线救国”与瑞典小众超跑品牌Koenigsegg柯尼塞格合资收购萨博,可是后来柯尼塞格在“临门一脚”之际宣布退出,在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北汽才最终以1.97亿美元的价格如愿以偿。借助萨博的汽车技术和管理技术,北汽迅速发展出了自己的高端自主品牌北汽绅宝。但是,现在绅宝的市场表现称不上是好,产品性能不佳和质量问题就像是挥不散的阴云一直在绅宝的头顶,希望绅宝可以将“拿来”的真正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并创造出“全新”的。
Koenigsegg柯尼塞格曾想与北汽联手收购萨博,最终由于内部财政问题主动退出
北汽利用萨博的技术发展出自己的品牌绅宝
北汽集团内还有一个品牌打算“跨界”收购,那就是商用车大佬——北汽福田。福田一直有一个造乘用车的梦想,最后“老天饿不死瞎家雀儿”,年1月1日一个诞生于年卒于年的德国“豪华”品牌——BORGWARD宝沃,被福田以万欧元的价格%收购。一个已经“入土”50多年的汽车品牌想必也只剩下“品牌”了,福田硬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两年后迅速推出了首款SUV车型BX7,紧接着BX5也来到消费者面前,期初销量喜人,结果“高开低走”,现在宝沃已经是岌岌可危,可是福田已经几乎是将全部家底投入其中,想必宝沃之后的路也是布满荆棘。
福田FOTON在国内的商用车领域是大佬级别
曾经的德国豪华品牌BORGWARD宝沃早在年就已经宣告破产
北汽集团内的两位买家,一个买技术,一个买品牌,现在看来都没“玩好”,但是并不是死局,希望他们可以扭转局面,更好地走下去。
福田收购宝沃后的第一款车型BX7
年的达喀尔拉力赛场上我们看到了宝沃的身影
点击下方广告,fanfan的绩效就靠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