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人设图上万,一个娃娃十几万hell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rjvip.cn/xiaofei/1218.html

最近,Lisa看到一则新闻,一13岁女孩偷拿家长70万约画,其中最贵的一幅金额高达7万。

Lisa看到了画作,整体还不错,但没有艺术性,这样的画卖几千还算合理,上万绝对是坑人!

一张堆砌大量Lolita元素,如言情杂志插画的图卖到了7万?这事件曝光的同时,让大众了解到一个叫“设圈”的小众圈。

01

“设圈”就是买卖人设图的双方构成的圈子,而所谓人设图就是买家自己YY出来的人物形象。

买家可以列出自己想要的人设元素,包括性格、身材、背景等,然后找画师帮助完成。

经过画师帮忙,存在于买家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就“活”过来,这些画作对买家来说,并不单单是一幅画,而是孩子,可以说买家就是买了一个存在于虚拟空间的纸片人。

他们会跟朋友分享纸片人,会在心中构建纸片人的未来生活,甚至会为其寻找玩伴和伴侣。

这些纸片人在圈内被称为“设子”,即“人设孩子”。

圈内,不仅有根据买家YY出来的人物形象绘画“设子”的画手,还有用文字描述“设子”家世、经历等的文手,还有为“设子”设计服装、造型等的“服设”。

混设圈,有点像玩养成类游戏。

混圈第一步,你得有一个可养的“人设”,人设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YY,并由画师画出的;另一种是通过拍卖获得画师已画出的人设图。

拍卖的人设图,有两种,一种是已经有人物性格、背景等的完整人设,一种是“空人设”,需要后期进行再加工。

曾有已绘制好的人设图被拍卖到32万的天价。

费用高也不怕,买家可以建群拼单,共同拥有一个人设。

但无论是单独拥有还是共同拥有,纸片人只能自己欣赏,不能商用,不能转卖。

养一个“设子”,要请画师画形象,要请文手写生平,要请“服设”画造型……每一步都需要花费大量金钱!

设圈,就是销金窝啊!

02

好似销金窝的小众圈不止设圈一个。

娃圈,一个更为费钱的销金窝。

在设圈,上万的人设图是少数,在练习阶段的画手甚至可以只收十几块或者免费,大部分画手的价格是几百块,比较有名气的优秀画师一般也就几千块,少数可以上万。

但在娃圈,一只娃娃上万很普遍,拍卖的娃娃拍出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的价格也都屡见不鲜。(普通BJD娃娃较便宜,价格在-元之间。)

拥有娃娃后,养娃人还得给娃娃买衣服,一件手掌大小的衣服就可以卖几千块,比真人穿的贵多了;还得给买床,一张娃娃床可以卖到几千上万;还得给娃娃化妆,请“壮士”化妆的费用大概在几百到几千元。

娃圈有一套自己的“黑话”,买娃的人是“娃娘”“娃爹”,娃娃的制作周期被称之为“孕期”,给娃做衣服、鞋子人被尊称为娃圈“太太”,给娃娃化妆或改妆的是“壮士(妆师)”。

同样的,在娃圈,娃娃也不是商品,而是他们的孩子。

03

虚拟的纸片人卖出天价,仿真的娃娃穿的用的比真人还贵,这些小众圈的物价合理吗?

Lisa认为小众圈的价格虚高,其中甚至不乏有“炒价”之人,例如画出拍卖价32万“人设”的画师,后被人质疑为炒作,后画师退圈,该事件的画师和买家双双不再活跃于网络。

无论是设圈还是娃圈,用户群体普遍很年轻,甚至有不少是未成年人,而未成年购买高价服务或商品,对卖家来说存在不少隐患,这也是小众圈卖家习惯性问买家是否为未成年人的原因。

年轻化的小众圈,运作的模式是靠自发形成的契约精神。在娃圈,甚至可以允许“壮士”销毁买家的娃娃,因为娃娃是d娃(山寨、抄袭娃);而在设圈,也会出现一张人设图重复售卖的问题,可矛盾的是,人设图最大的价值就是“人设”的唯一性。

虚高的价格、交易没有商业保障,就是小众圈的现状。

小众群体文化,未形成成熟的市场规模,缺乏规范的管理与限制,又基于供需关系的不对等,在价格上很容易产生严重失衡。

设圈、娃圈等小众圈,有不少“消费奇观”,但“奇观”背后是畸形。

(图片来自网络,请作者与本号联系,以奉稿酬)

RECOMMEND

推荐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nisaigea.com/ksls/73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