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高飞昌恒大健康(.HK)一周前刚提出拟更名为恒大汽车,就火速公布了恒大汽车的强大阵容。8月3日,恒大汽车发布了恒驰品牌首期六款车型,分别是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这几款车覆盖从A级到D级所有级别,横跨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细分市场。
一口气亮相六款车,这样的规模在汽车行业绝无仅有,这也再一次显示出恒大造车与其他汽车企业的不同。作为知名的地产商巨头,恒大集团涉足汽车领域是不折不扣的跨界造车,因此恒大也一向视为造车门外汉。
不过恒大在造车方面的野心却很大。恒大造车的目标是,在3-5年内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目前在恒大集团的业务中,包括地产、文化旅游、健康养生、新能源汽车四个板块。但恒大健康在7月27日发布的公告中称,鉴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集团最重要的业务,董事会建议公司之名称更改为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恒大汽车。
回顾恒大汽车的发展,至今也不过短短两年时间。年,恒大首度宣布将开启跨界造车。当时正值新能源造车热潮期,包括宝能、恒大、格力、五粮液等在内的多个汽车行业之外的投资者,都纷纷加入跨界造车大军当中。
而恒大的第一站是与FF(法拉第未来)合作,但不出半年两者即宣告分手,这让恒大造车之路一度受挫。但很快在年1月,恒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简称恒大新能源)成立,恒大造车之路重启,而这一次恒大进行了大规模的兼并收购。
在年里,恒大新能源先后收购了瑞典国能电动NEVS、卡耐新能源、泰特电机、柯尼塞格跑车、广汇汽车等公司或品牌的控股权,范围囊括电动车品牌、电池、电机、跑车、汽车经销商,此外恒大还与国家电网成立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通过一系列兼并收购,恒大新能源搭建起从电池到整车再到销售服务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格局。
在生产基地方面,恒大新能源更是大手笔投入。年恒大分别在郑州、天津、广州、沈阳建立了四个生产基地,其中广州、沈阳的投资分别为亿元和亿元。仅年一年,恒大在产业链公司收购和生产基地建设方面就投入了共计约亿元,这样的投资规模也是跨界造车大军之最。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曾在年11月份召开的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公开表示,恒大造车是白手起家,但如果花四五年才造出车就会被人笑话,因此恒大要实现弯道超车,而对外收购就是一种快捷途径。他将恒大造车的逻辑总结为十五个字: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一系列并购行动之后,恒大汽车从年底开始进入正式的研发生产期。当时恒大新能源对外宣布,将向全球公开招聘名新能源汽车产业世界顶级专家和技术精英,并发布了恒驰汽车品牌。按照恒大的规划,计划在年前实现50万-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建设,逐步实现量产,力争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三年投资预算为亿,其中年投资亿、年投资亿、年投资亿。这些投资将主要用于建设生产基地和车型研发,其中生产基地方面,恒大新能源将在中国、瑞典等国家建设十个生产基地;车型方面,恒大新能源将同步研发15款车型,包括轿车、SUV、MPV等全系列车型。
这些产品将从年批量上市。其中,恒大新能源的第一款车型恒驰1原计划会在年上半年正式亮相,并在年底上市。但今年上半年,恒驰1却爽约了。就在业内猜测恒大造车再度遇到阻力的时候,恒大却出人意料的一口气发布了六款车型。
虽然此次发布的六款车全部都是概念车,但恒大汽车却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外界传达了自己的造车决心。恒大汽车认为,在短短两年内就走完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从0到1的过程,这是一条全世界所有车企没有走过的造车路,即整合全球最顶级的资源,打造最好的产品。但事实上,恒大汽车究竟好与不好,要到量产车正式上市之后才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